厚德时评丨连接创造价值:这才是服务民企该有的“务实模样”

2025-11-13 17:25:32 来源:大众网 作者:马宝涛

  大众网评论员 马宝涛

  11月12日,全国2025民营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启幕,17个省(区、市)的120余家民营制造骨干企业齐聚德州天衢新区。这场以“思想碰撞、经验互鉴、合作对接”为核心的盛会,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现场大屏幕直接公布上百位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参会代表纷纷起身拍照留存。后续将交流会场延伸至企业现场的系列安排,更跳出了传统会议的局限。这些务实举动,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创新典范。

  民营制造业的发展痛点,在实践中日益凸显。有关部门发布的“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称,超六成中小企业缺乏可借鉴的转型路径,单点尝试多、系统升级少,陷入“路径不清”的僵局;诸多中小制造企业政策知晓率不足,宏观扶持政策与企业实际需求间存在“最后一公里”鸿沟,存在“政策迷茫”;地域壁垒、信息孤岛,是导致许多制造企业面临“合作信息不对称”问题,优质资源难以跨区域流动,形成“合作不畅”的梗阻。这些痛点相互交织,制约着民营制造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效能。

  此次德州会议的平台设计精准回应了这些诉求,构建起“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实地考察”的三维服务体系。会上,市场监管总局专家的权威解读,将抽象的宏观政策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指南,让企业对发展方向心中有数;常州姆驰机电、山东京博控股、景津装备等行业领军企业分享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样本,让迷茫者看到清晰路径;实地考察当地重点产业链企业的安排,让合作意向从“纸上谈兵”变为“眼见为实”,为后续协作打下坚实基础。而公布联系方式的创举,更是跳出传统会议框架,用最直接的方式拆除了企业间的“协作隔心墙”,这种“不绕弯子、直奔主题”的务实导向,目的都是让资源流动更高效、合作对接更顺畅。

  当前,民营制造业已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保障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下,民营制造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协作难题仍客观存在,跨区域协同成为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路径。德州地处多重国家战略交汇点,凭借优越的交通区位与完备的产业体系,搭建起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合作枢纽,其价值不仅在于促成单次活动的合作意向,更在于探索出一种“政企协同、资源共享、常态对接”的生态模式。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快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而德州的实践证明,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离不开高能级平台的精准承接。当会议平台从“单纯办会”转变为“资源连接器”,当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赋能”,更可助力民营制造业就在政策导航、经验借鉴、合作共赢中破解发展困境。此次活动不仅书写了政企同心的佳话,更树立了民企服务的标杆——唯有以实效为导向、以破界为路径,才能让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初审编辑:郭超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