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丨庆云县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7-13 16:00: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孙瑛娜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德州报道

  7月12日,德州市召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庆云县专场。庆云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于恩峰,庆云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孔义群,庆云县经济合作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天龙,庆云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邢连波出席,向大家介绍庆云县全面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去年以来,庆云县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1512”发展思路(即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县发展的“一号工程”,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五大战役”,坚持做优做强经济开发区“一号阵地”,坚持产城融合和城乡融合“两个融合”),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突破战役,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集群化,创新举措,加压奋进,全县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今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居全市第3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2.1%,全市第1位。

  在产业集聚融合上突破提升。围绕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构建起锂钠电新能源新材料、电力装备、体育器材3个主导产业高标推动,新型商贸物流、现代农业、文旅康养3个优势产业协同发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电力装备、体育器材、绿色化工(新材料)获批市级特色产业集群。1-5月份,绿色化工、电力装备、新材料产业增长态势较好,分别增长24.76%、10.84%和7%。

  特别是2022年以来,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依托丰富的绿电资源和锂电产业基础“两大优势”,把锂钠电新能源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引进和培育总投资50亿元的24个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18亿元。长信化学是全国最大NMP最大的制造商之一,绿能环宇成为山东省第一家国家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白名单”企业,亿博新能源与中科海钠合作建设的国内首条数码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投产成功,初步形成了从电池材料、电芯、PACK、储能系统,到梯次利用、回收利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到2025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

  在企业梯度培育上突破提升。规上企业不断壮大。202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规上工业企业达116家。中小企业活力迸发。2022年,获评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15家、12家,2023年,又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数量列全市第1位。诺森塑胶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环盛达通过山东省首台(套)生产企业及产品认定。数改智转步伐加快。小森精工获评省级智能工厂,庆云县成功入选山东省DCMM贯标试点县,11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DCMM贯标试点企业。

  在科技创新赋能上突破提升。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63家企业纳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8家。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建成省、市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共29家,天庆科技获评省级“一企一技术”平台,4家企业获批市级“一企一技术”平台,数量列全市第3位。积极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今年已对接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院所,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3人,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突破提升。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工业,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工业。2022年,实施总投资60亿元的39个重点工业项目,今年挂图作战实施42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超时间进度5个百分点。26个项目纳入市级以上重点项目。

  在招商引资攻坚上突破提升。创新建立6个产业链招商专班、3个驻外招商专班和1个项目联审服务组的招商体系,瞄准重点区域集中攻坚,严格落实督导考核,实行“红黑榜”制度,全面营造比赶超、抢争先的招商引资浓厚氛围。高标准建设一期占地1000亩的中庆新能源产业园、智慧体育产业园、中庆机床附件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为项目落地搭建良好平台。2022年,引进宇拓动力锂离子电池、斯卡特铝业等过亿元项目32个。2023年上半年,招引过亿元项目21个。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突破提升。年初,庆云县召开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暨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动员大会,牢固树立“爱我庆云、我就是庆云”的主人翁意识,实施双CGO帮扶机制,建立企业服务台账,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务。建立企业诉求全闭环解决机制,搭建“庆松办”政企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一键办事、一次办成”,共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00余项。

  下一步,庆云县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突破年”的部署要求,坚持“快就是担当,干才能落实”,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更多庆云力量!

初审编辑:李冉

责任编辑:赫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