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禹城市工信局:扛牢责任 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

2023-07-20 22:06:32 来源:大众网 作者:秦雅琨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白聪聪 李月 德州报道

  7月20日,德州市召开“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禹城市专场。禹城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士国出席发布会,介绍禹城工信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禹城市工信局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技改项目为抓手,以数字化建设为支撑,以打造助企发展优良环境为保障,厚植产业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

  保运行,稳住发展态势。建立重点工业企业运行调度监测预警制度,实行“日调度、周沟通、旬监测、月分析”,认真研判各项指标数据,分析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强化现场调研,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找准症结、研究对策,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以工业发展为重点,出台《关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为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6月份,全市179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67.2亿元,同比增长11.4%;预计增加值增速15.4%,工业经济呈现出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强链条,壮大集群经济。聚焦“3+X”产业体系,抓好“红链赋能”工程,抓实产业链长制,做优建链、强链、延链、补链文章。医养健康产业实现数字赋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保持大幅度增长;高端装备产业持续升级,产品从零部件向整机产品升级。打造风电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功能食品与保健品3条标志性产业链。培育大健康功能食品主导产业集群产值过百亿元,入选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入围德州市特色产业集群。禹城市荣获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称号,德州市唯一。禹城市工信局荣获全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表现突出的集体。

  重技改,积蓄发展动力。今年已筛选储备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83个,总投资118亿元,上半年已开工项目73项。上半年,工业技改项目纳统在库39项,完成投资14.5亿元,同比增长23.65%,德州排名第三。省技改导向项目新批5项,在库8项,已开工6项,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6.5亿元。列入德州市级重点工业技改项目12项,项目个数居德州第二,总投资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3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9.6亿元,其中兴杰邦、轩邦石油2个项目正在调试,近期投产。

  抓培育,提升竞争实力。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今年已有48家企业入库“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5家企业成功升规;8家企业被评为德州“双50 强企业”;13家企业获批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企业被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家企业被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天盛机械、汇嘉磁电进入省瞪羚企业名单;福田药业获评德州市级绿色工厂;百龙创园获批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禹王和天下胶粘剂、百龙创园抗性糊精产品入选“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名单;5人进入德州市现代产业领军人才答辩。

  促融合,提升智造水平。今年新建5G基站145处,累计建成731处,城区及乡镇驻地实现了网络覆盖。积极推荐企业申报国家、省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项目,激发企业动力。依托新落地的华为云、老虎云等数字经济项目,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禹王生态和保龄宝公司入选省首批“晨星工厂”。东沁科技获得了双软评估认定,仲鹏智能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和IT服务管理体系标准认证,暖仔食品和汉格动力通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A级认定。

  优服务,助推企业发展。确立“一切围绕工业干,一切围绕企业转”的工作思路和“企业需求就是工作方向”的工作理念,同上级部门实时对接,第一时间将惠企政策送达给企业,突出“精准宣传、精细落实、全面覆盖、直达快效”,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将信誉良好、管理规范、市场效益好的企业及时向各金融部门推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纵深推进产业链长、领导帮包、首席服务官制度,“零距离”纾困解难,“心贴心”助企发展。

  下一步,禹城市将按照省市关于工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决策部署,狠抓工业运行、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梯次培育、助企服务等重点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快捷高效的服务机制,为“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贡献禹城力量。

初审编辑:翟岩

责任编辑:赫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