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通讯员 焦聪 德州报道
10月11日,德城区政府新闻办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主题新闻发布会,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蒋玉朋介绍德城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德城区政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立足政法职能,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系统谋划、协同发力,努力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凝聚齐抓共管强大合力
思想高度重视。德城区高位部署、统筹谋划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进行工作部署,区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
健全工作机制。组织成立由区委政法委牵头,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参与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制定《德城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和任务清单,围绕四个专项行动,即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防范打击侵犯商业秘密和招标投标领域犯罪专项行动、深化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将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凝聚强大合力。深入开展全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以政法力量赋能“亲清”会客厅。定期组织召开会议调度重点任务进展,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法各单位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突出工作重点,推进“四个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一是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依法开展拖欠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依托府院联动机制,重点解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问题,及时兑现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强化强制执行措施,强化善意文明执行,强化企业信用修复,灵活运用“活封活扣”等执行措施,积极引导激励企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今年以来,已开展涉中小民营企业集中行动65次,拘传、拘留拖欠企业欠款的被执行人40余人,执结案件916件,执行到位涉案款项2.76亿元,已有10家企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1家企业进行信用修复。
二是强化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开展行政检察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和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发现并办理管辖权异议线索1条,违法没收保证金案件线索6条。依托府检联动机制,深化与各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对行政执行活动中违法采取执行措施,超额冻结账户资金、超范围扣押财产等情形进行重点监督排查。截至目前,已调取涉企行政司法执法卷宗20件,已全部审查完毕。
三是扎实开展打击侵犯商业秘密和招标投标领域犯罪专项行动。公安、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协作,梳理相关问题线索,强化执法协作。针对招标投标领域犯罪打击行动,加强大数据研判与协同治理,通过智能分析锁定异常围标行为,实现全链条打击。结合数据穿透式侦查,加强与纪委监委协作,建立信用评价系统预防风险,完善行刑衔接机制,明确线索双向移交标准,推动行业监管漏洞整改,形成“民事赔偿+行政罚款+刑事追责”的立体惩戒模式。
四是优化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建立问题线索台账,评查案卷112本,整改问题636项。推动30项入企检查计划,180余个执法事项全量纳入“鲁执法”平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行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运用“掌上复议”“容缺受理”以及补正“一次性告知”等,今年以来,办理涉企行政复议71件,复议纠错涉企案件4件,执行“首违不罚轻罚”案件18件,有效减免企业负担14万余元。
深化涉企纠纷化解,助推营商环境全面提升
充分发挥区综治中心作用,以服务企业和群众为宗旨,整合人民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等6大中心职能,设法律咨询、行政复议、经济仲裁、诉讼服务等18个窗口,实现涉企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设立消费纠纷调解室、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室、物业纠纷调解室、商事纠纷调解室、劳动纠纷调解室等10个调解室。完善“访调议裁诉”五位一体多元解纷体系,设信访接待、德州市仲裁委德城办事处、行政复议中心、物业纠纷巡回法庭、速裁庭,建立“企业诉求直报—中心统筹派单—部门联动处置—结果闭环反馈”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化解各类涉企矛盾纠纷800余件,有效节省了企业维权成本和时间。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德城区政法机关将扛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进一步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提升涉企公共服务水平,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强化协同联动,提升服务效能,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