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丨深耕财政保障主业 德州市“十四五”多项改革与民生举措落地见效

2025-10-24 10:54:02 来源:大众网 作者:武红鹏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10月23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德州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王洪林介绍德州市“十四五”期间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时期,德州市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是财政总量稳步提升。一方面,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254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6亿元,增长约27%。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只增不减。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2900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966亿元,增长47.7%。同时,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让更多“真金白银”用于保障重点领域发展。

  二是财政政策落实有力。“十四五”时期,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超1100亿元,有力保障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领域发展;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培育培植新兴技术产业;争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34.4亿元,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安排财政资金80亿元,支持39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881亿元,支持建设项目850余个,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三是民生底色愈加凸显。“十四五”时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保障民生相关支出超2400亿元,民生支出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80%左右,其中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6亿元、教育支出528亿元、农林水支出368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71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25亿元。持续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九类补助标准平均提高23.6%,德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也由每人每月142元提高到208元。

  四是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效。在地方债务管理方面,制定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一揽子方案,强化政府债务、隐性债务常态化监管,坚决遏制增量、消减存量,债务风险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在基层财政运行方面,持续强化县级“三保”动态监测,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在金融领域风险防控方面,实行“一行一策”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稳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减量提质、化险转型,着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风险,德州市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五是财政改革管理纵深推进。改革方面,一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成本”的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创造了可复制推广的“德州模式”。二是深化政府采购领域改革实践,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探索出以依法行政为统揽、改革创新为带动、利国利企为导向的新路径。三是金融领域改革不断创新,全省首创“金服制度”,率先推行“无还本续贷”“无缝续贷”模式,推动金融供需两端精准衔接。管理方面,综合运用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预算约束等手段,积极推进财政治理效能和资金使用质效双提升,推动财政管理向更深、更广、更长远发展,全面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

  六是金融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德州市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是全市贷款投放规模不断扩大,2021—2024年各项贷款年均增速12.77%,截至2025年9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4474.22亿元,同比增长9.39%,居全省第7位。二是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实推进,科技型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等年均增速超过25%。三是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稳步推进,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上市公司2家,新增挂牌(入板)企业396家、总数达594家,累计直接融资870.9亿元。四是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机制,创新打造“抢单制”“金融辅导1分钟”“金融服务专员”等特色金融服务品牌,相关经验做法已在全省推广。

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