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10月23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德州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沙飞就“十四五”期间全市财金联动方面的具体措施答记者问。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德州市全面落实“财税改革管理纵深推进”的重要精神,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政府引导基金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维政策协同,放大财政政策乘数效应,聚焦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畅通德州市经济高质量循环。
普惠金融工作纵深推进。通过深入落实担保费补贴、动态资本金补充等政策措施,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提质增效扩面,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十四五”期间取得突破。2022年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新增规模62亿元,增幅全省第1,获评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并获奖补资金2000万元。截至2025年9月底,德州市政府性融资担保累保规模达到143.32亿元,办理业务12520笔,惠及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9045户,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共减免担保费、再担保费11597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支农、支小融资工作成效显著。二是打造“德州特色模式”的市县担保体系。市财政指导市级融担公司与5个县市区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业务整合,以市级机构为核心、县市区机构为网络,下沉担保服务至县域,形成上下协同、覆盖广泛的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体系,打造德州特色“1+5”模式。全部县市区均开展了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业务量均超过5亿元。三是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持续提升质效。聚焦专精特新、农业产业龙头、优势产业集群等重点企业,研究制定“专精特新担”“兴农担”“产业担”和“汇率担”等特色担保产品。通过执行优惠担保费率、简化审批手续等措施,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精准度、适配度,提升服务质效。开发的“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担保特色产品,获评省财政厅2023年度全省财政金融创新项目。
政府引导基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德州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培育新兴产业等作用,助力德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专精特新企业与拟上市企业。设立总规模4亿元的专精特新、上市培育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德州市重点领域优势企业,目前专精特新基金已经完成了对乐陵宇世巨化工850万元的项目投资,上市培育基金已经完成了对临邑瑞博龙化工1700万元的项目投资,有力支持了德州市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二是聚焦国家重点产业规划关键环节。市级政府引导基金出资2亿元,参股设立规模20亿元的德州汇达半导体股权投资基金,助力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产业化项目落地德州,打造北方最大硅材料生产基地,弥补了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市场的短板,助力解决国家高端硅片进口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德州市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市级政府引导基金出资3000万元参股设立规模8.2亿元的德州先导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有力助推了50亿元激光雷达项目落地德州,填补了国内激光雷达行业全链条生产的空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动了德州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初审编辑:武红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