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德城区:创新“1234”工作法 理论宣讲进万家

2023-05-14 09:18: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赵兴媛

  今年以来,德城区立足提升宣讲质量、扩大宣讲覆盖面,以思想引领为目标,统筹各类资源,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讲格局,推动全区积极探索新形势新要求下宣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载体,凝练出“1234”宣讲模式,激活了理论宣讲的“一池春水”,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擦亮一个品牌 构建全区“1+N”理论宣讲品牌矩阵

  5月12日,“理响德城”暨“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选拔赛隆重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百余名宣讲员经过本系统本领域海选,最终有37名“百姓名嘴”进入当天的选拔赛。他们将成为德城区八支宣讲队伍的新成员,为“理响德城”宣讲品牌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在群众心里落地生根,把空洞说教变成娓娓动听的百姓语言,让小人物诠释大背景,用小故事对接大道理,德城区持续叫响“理响德城”区级宣讲品牌,以此为统领着力打造理论宣讲品牌矩阵,广川街道“蒲公英大讲堂”、新湖街道“宣讲+”、区纪委监委“青廉说”、区检察院“老刘说检察”等子品牌多点开花。宣讲内容上,以家长里短开头,以赢得共鸣收尾,用平凡的故事情节抓住受众心理,以具体的细节传递渲染气氛,彻底打通“深理论”“百姓话”的障碍。目前,区级“八支宣讲队伍”带头讲,各镇街、部门单位跟进讲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德城区“理响德城”宣讲团成员、顺城社区工作者潘士斌的快板《启航新征程》让理论以故事的面貌予以呈现,该快板作品同步登录“智慧德城”手机客户端,点击量2000多人次,并在大众日报和学习强国宣传发表。

  加强双方共建 “线上+线下”双向赋能

  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德城区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机制,让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24小时“不打烊”。3月份以来,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局长郑虎化身反诈宣讲员,带领分局反诈宣讲团采取“线上+线下”形式为德州学院370余个班级、2.2万名师生详细讲解反诈知识,分别设立主会场与各个班级的分会场,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切实提高防诈“免疫力”。区融媒体中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立足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讲法治、讲道德、讲技能“六讲”目标,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云平台作用,先后开设“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宪法和你的一生有什么关系?”等线上宣讲微讲堂18期,实现了理论政策“线上直达”和“隔空见面”互动式宣讲,安全高效扩大了宣讲覆盖面,打通了“线上+线下”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反诈宣讲团在德州学院线下宣讲现场开展宣讲

德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宣讲“微课堂”

  筑牢三级宣讲阵地 宣讲平台向“好”更向“优”

  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德城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架构,构建起“区—镇街—社区(村)”三级宣讲阵地100余处,每一层级都有宣讲员参与活动和一级抓一级、大格管小格的教育宣讲格局。具体工作中,坚持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总队专业队为指导,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立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至少1支,每月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至少1次,设置宣讲员至少1名,全年开展宣讲员培训会至少1次,不断扩大理论宣讲的覆盖率。今年以来,三级宣讲阵地先后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创城宣讲、“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等各类宣讲2600余场。

  创新四步运行模式 宣讲工作以“人”为本

  自获评全省首批“全环境育人”实验区以来,德城区探索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同、学校主导、家庭社会参与”的四步运行模式,全面打造“无言之师”育人环境,牢固筑起家校社“全环境育人”新高地。2023年以来,德城区家长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大讲堂在“智慧德城”手机客户端开展直播宣讲10余期,受益家长8万余人次。团区委、区关工委、新湖街道等镇街、部门开展“强国有我·少年说”、“五老宣讲团”宣讲进校园、红色徽章展演宣讲等各类线上线下宣讲活动100余场,受益学生3万余名。各中小学校以主题班队会、“开学第一讲”等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党旗飘飘·讲述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红书共读”各类宣讲活动900余场。

  党的思想理论是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学习没有间歇期、理论宣讲没有休止符。今后工作中,德城区将持续整合宣讲资源、丰富拓展“1234”宣讲工作法,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党的理论政策深刻融入到百姓中去。(通讯员 赵兴媛)

初审编辑:李超然

责任编辑:赫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