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张凤帅 通讯员 周杰 德州报道
一次高效便捷的便民办事、一次优质到位的助企服务、一次及时有力的纾难解困……对于生活在德州市德城区广川街道的人们来讲,真切的感受胜过千言万语,好的营商环境是广川街道作为中心城区宜居宜业的肥沃土壤,也是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生命之氧。
近年来,广川街道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上下协调联动、同频共振,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就业创业和助企纾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增活力、为人民群众添便利。
便民服务,让群众满意而归
“从进门到打印出来,还不到15分钟,这效率是我没想到的,比想象中快很多。”近日,在广川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市民夏先生拿着“新鲜出炉”的营业执照,满脸笑意。
广川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聚焦建设“全科化”服务体系、开辟“全天候”服务渠道、实现“全方位”标准建设,全面推行“一窗办理、一次办好、一网通办”,着力打造“在线指导、无纸申报、网上办理”服务模式,推出邮寄送达、免费刻章等新举措,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今年以来,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共卫生许可证等审批业务283件,服务人次1000余人。
在持续更新、优化、升级营商环境的征程上,广川街道步履坚定,勇毅笃行。设立“一站办结”服务窗口,设立自助服务专区,派专人盯靠,科学引流,做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设立营商环境监督站,收集政务服务环境问题,及时做好整改提升,让群众笑着走进来、笑着满意归。
靠前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
广川街道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发力的工作方向,持续推进营商环境领跑行动,召开广川街道高质量发展大会,接连出台一揽子措施和办法,释放稳经济、优环境、促发展的强烈信号,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1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49万元,增长率21.43%,增幅居全区第一,实现“开门红”“开门稳”。
围绕企业的痛点难点,如何让服务既有温度又有成效,如何让群众舒心、企业顺心,让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广川街道不断探索。
街道针对辖区22座商务楼宇,1700余家入驻企业,按照“组织专门力量,分片分类包干”办法,健全完善走访服务解题工作流程,逐门逐人走访,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人员构成信息,精准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推进政策分类“精准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面提振发展信心。今年以来,街道针对96家规上企业,已走访25家,发放宣传惠企政策10余项。
街道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积蓄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开展“招商引资突破行动”,采取以商招商、“两代表一委员”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模式,以一流的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街道先后外出招商对接项目4次,努力将广川建设成为产业提质发展的经济强街。
就业增收,让群众生活富足
广川街道紧紧抓住春节前后招工“黄金季”与人员求职“高峰期”有利时机,召开就业援助社区招聘会,70余家单位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现场吸引了1600余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180余人。
“我在社区学习手缝针技艺,利用闲散时间就能赚个零花钱,不耽误接送孩子上下学,也能顾家,真的很不错!”家住堤岭社区的崔女士对于在瑜芳阁兼职的工作忍不住夸赞,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作,广川街道一直将此项工作干在心上、抓在手上。街道积极开展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瑜芳阁布艺工作室、建志剪纸等“共富”项目10余个,针对辖区待业宝妈、大龄失业人员免费进行家政、烘焙、手缝针等技能培训,为居民实现家门口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用“微就业”敲响群众“幸福门”。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一句句真诚评价,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广川街道促进经营主体倍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实效。通过一系列措施、办法,广川街道把暖心服务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幸福更多更好地汇聚到群众心坎上。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