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天衢街道发力文化建设:肖贤书院结出累累硕果

2025-04-16 21:14: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敏

  大众网记者 李敏 通讯员 蔡蕴黎 德州报道

  坐落于德城区天衢街道南部的肖何庄社区是一座“明星社区”,这里不仅有成效显著的工作实绩,更有居民们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在打造“幸福肖何 五彩家园”主题文化社区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源、延伸内容供给、提升工作效率,推出“肖贤书院”,进一步推动文化惠民利民,托举起居民们更为丰富多元的幸福生活。

  “肖贤书院”得名于肖何庄社区期望借助书院这一载体培育贤才、传承精神的美好愿景。书院以文化传承、教育培训、开放公益、多元互动为特点,注重文化的普及与创新,是服务全体居民全生命周期的文化教育综合体。

  阵地建设筑“果核”,夯实文化书院发展根基

  肖贤书院的建设依托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法治文化广场、廻芳池文化廊道、书香长廊以及智慧健身区等文化阵地,教学地点并不局限于教室里,而是拓展到户外实践中。其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提档升级,为肖贤书院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集文体活动室、幸福集市、幸福学堂、文明实践讲堂等多类场所。作为体系成熟、发展快速的社区排头兵,肖何庄社区为肖贤书院的建设提供了较为优渥的基础:不仅有频获佳绩的“幸福肖何 五彩家园”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全区唯一获评的山东省民族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值得一提的是,肖何庄社区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在文化书院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在凝聚起书院发展的强大合力之时,也创造性地为书院治理提供了新模式。

  肖贤书院关注银发群体的学习需求,围绕“文化养老,乐享银龄”理念,为离退休干部实现在“家门口”学习活动提供了场所。同时,肖贤书院秉持了肖何庄社区“儿童友好”的理念,通过开设托管服务、开展科学实验等活动,实现了文化书院服务覆盖全年龄段人群。可以说,肖贤书院不仅是对新型文化阵地的拓展,更是一个贴心的“家门口”便民服务平台。

  整合资源聚“果肉”,丰富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书院充分借助周边优质教学资源。社区邻近德州学院、华宇工学院以及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搭建校地合作共建机制,不断强化与高校联系,为书院师资队伍建设添砖加瓦。目前肖贤书院邀请有来自3所学院的6名教师授课,涉及外语、物理、医药、工程等多方面内容。肖贤书院依托社区合唱团、瑜伽队、舞蹈队、京剧社等“家门口”的文艺队伍,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样文化需求,有效实现了各类文化教育人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社区还充分挖掘周边优质志愿资源。志愿者是肖贤书院工作队伍的主要成员,肖何庄社区作为周边3所高校的培育实习基地,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加入社区志愿服务中来。高学历、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为肖贤书院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帮助,既通过开设“科学小课堂”开阔了青少年视野、培养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也通过“小荷课堂”儿童托管项目在作业辅导之余向青少年宣传了优秀传统文化。

  以文润心撒“果种”,强化文化价值引领作用

  肖贤书院立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核心功能,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个性化授课,精心设计课程安排、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让文化种子精准播撒、生根发芽。面向青年学生,既有英语教学、作业辅导等与升学考试紧密相关的实用内容,又开设国学经典、红色文化等培育家国情怀的课程;面向年轻父母,提供有幼儿托管、亲子关系疏导等服务,让年轻父母能安心投入工作,不过多被小家所羁绊;面向社区群众,推出非遗技艺、民俗讲堂等体验课程,在手工互动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面向银发群体,围绕其兴趣爱好设置歌唱、舞蹈、书法等多种课程,帮助其拓展朋友圈、增强社会归属感,不断丰富晚年精神生活。通过分层分类、因材施教,实现文化供给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真正让文化育人触达心灵、滋养成长。

  作为肖何庄文化社区建设中的丰硕成果,肖贤书院已然成为了推动社区文化生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金名片。未来,肖贤书院将持续发挥“果核”的支撑作用,夯实文化阵地;丰富“果肉”的滋养功能,创新服务内容;深化“种子”的育人价值,培育时代新风,为构建精神共富的美好社会贡献持久力量。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