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李敏 通讯员 周杰 德州报道
德城区广川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将2025年确定为街道“红色物业突破年”,创新“12345”工作法,破难题、优服务、降投诉,持续提升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效能。目前,已有7个社区党组织领办了物业企业,兜底管理了7个老旧无专业化物业管理小区,12个小区成立了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21个市场化物业管理小区借助“每周说事”进行攻坚提升,25个小区试点建立完善了小区居民公约,13个社区积极扩宽家政、团购、养老、家庭签约医生等增值服务进社区、进小区,着力将城市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积极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红色引擎驱动:让治理精度对接民生温度
在广川街道,各小区物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从细微处着手,以精准化服务回应居民多样化需求,让物管小区褪去“管理味”、添足“人情味”,真正成为藏着烟火气、透着温暖感的家园。
夏日里,祥和社区金都花园的物业公司在各楼栋服务点的便民角整齐摆放花露水,让散步归来、玩耍后的居民随手取用,清清凉凉的香气驱散了蚊虫叮咬的烦忧与夏日燥热;不远处的东海巴黎城,物业公司购置自行车供外卖员、快递员在小区门口换乘,减少了电动车穿梭,让孩子们奔跑更安心、老人散步更从容。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共同印证着社区物业服务将关怀融入细节,让小区生活满是温度。在东方明珠小区,东方家园社区推行制定周议事会制度,完美解决小区沟渠干旱闲置问题,增设循环泵、喷泉设施,小区变得焕然一新。
靶向破解难题:在“急难愁盼”处书写答卷
社区领办物业公司是直面“三无小区”管理的有力抓手。各社区聚焦居民最关心的物业缺位、设施老化、生活不便等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破解治理难题,让红色物业成为基层治理的“强心剂”。
小东关社区党委创新推行“党引民商”工作法,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为抓手,居民参与物业服务方案制定,成功为辖区6个三无小区引进专业物业服务。学府社区在雨季来临前,对辖区17个小区开展井篦子疏通专项行动,确保排水畅通、安全度汛。与此同时,社区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今年新增6部加装电梯,连同此前投用的9部,让加装电梯从“心愿单”变“进行时”,居民得到推门即享的生活便利。永庆社区领办的永美庆物业企业则聚焦空间优化,将方向机厂宿舍的废旧车棚拆除改建为停车场,盘活闲置空间,缓解了停车难题。兴文社区领办的和兴物业在外经委宿舍实施硬件提升工程,粉刷小区破损墙面,更换老化落水管13处、升级监控系统6处、36处声控灯重放光明,曾经的“老大难”小区,如今处处透着“整洁暖”的新气象。一个个看得见的变化,让居民的幸福感在楼栋间落地生根。
服务延伸增效:从“基础保障”到“品质生活”
从满足日常所需的基础保障,到点亮多元需求的品质升级,广川街道正以服务延伸激活民生幸福密码,将便民服务从小区管理向生活全场景拓展,让便利与品质融入日常。
街道通过引入爱侬家政、恩慈家政、阳光大姐等品牌,打造6处服务站点,开设整理收纳、育儿早教等10余项“理论+实操”课程,累计培训学员500余人,助力60余人就业,让便民服务触手可及。永庆社区搭建了“永庆小红书” 便民服务平台,社区筛选优质服务企业,并通过各小区群同步发布服务信息。依托社区背书,链接优质便民服务资源,确保居民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获得可靠帮助,让便捷生活触手可及。社区秉持“打造温馨生活”的理念,对入驻商家实行严格审查机制。经过层层筛选的便民商家,不仅能提供低价服务,更能保证服务品质 —— 社区严选下的“低价优质”,让居民消费更放心。东方家园社区链接资源,将游泳、古筝、英语等特色课程引入“幸福学堂”,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大东关社区联合50余家优质农户与商家,开展60余场团购活动,覆盖生鲜、粮油等品类,日均服务超200人次,让实惠直抵家门。这些举措从就业帮扶到文化滋养,从生活便利到资源惠民,全方位点亮居民幸福生活。
从楼栋里的一盏明灯,到社区里的一片笑声,广川街道以“红色物业”为载体,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基层治理的答卷写满民生温度。当越来越多的小区实现“环境美、服务优、人心齐”,这幅以“红色”为底色的幸福画卷,正在街巷间徐徐展开,愈发鲜亮动人。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