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德城区委开展“桑梓杨帆 青春归巢”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2025-08-15 17:33:42 来源:大众网 作者:孙瑛娜

  为引导返乡大学生在服务家乡建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聚焦解决地方基层治理缺人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缺场景的突出问题,2025年暑假期间,共青团德城区委面向辖区发起“桑梓杨帆 青春归巢”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利用返乡大学生碎片化时间,引导青年学子深入社区基层,为社会治理贡献青春力量。

  碎片化时间“活”起来,青春力量“沉”下去

  针对部分大学生假期空余时间分散、难以参与长期服务的特点,共青团德城区委创新推出“微志愿”服务模式,作为“青鸟计划”实习实践活动的有力补充——通过灵活化、碎片化的志愿服务形式,实现“随时服务、精准对接”,让碎片时间成为社区治理的“青春补丁”。“‘桑梓杨帆 青春归巢’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们发现,哪怕零散时间也能做有意义的事!”安康学院大学生周郅昊在参与社区暑期托管服务后感慨道。

  共青团搭台,解锁基层治理“青”模式

  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构建“三单”机制。一是社区点单。聚焦基层治理痛点,动态对接社区儿童托管、安全巡查、防溺水宣讲等服务需求,确保志愿服务供给与社区需求精准匹配。二是团委派单。创新打造“需求速配”机制,每周通过“德城青年”微信公众号发布志愿服务需求表,大学生可根据“服务地点就近化、服务内容兴趣化”原则,自主选择、“抢单”参与,实现“社区所需”与“青年所能”的智能匹配。三是学子接单。打造“志愿积分银行”激励机制,通过“德城青年”微信公众号实现服务活动灵活认领,依托“志愿汇”APP全程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大学生累计的志愿服务时长和参与次数可兑换“青春成长礼包”,包含实习推荐、技能培训、志愿服务证书等多元激励。

  青春与家乡“双向奔赴”

  德城区团委注重引导大学生“反哺桑梓”,创新打造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新范式。目前活动已覆盖全区15个社区,吸引200余名返乡大学生积极参与,累计开展志愿服务500余小时。学子们立足自身专业和社区需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在学府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组建“暑期加油站”,为双职工家庭子女提供作业辅导和兴趣培养;在南关社区,艺术专业学子策划“非遗小课堂”,带领孩子们体验漆扇、剪纸等传统技艺;在康乐社区,数学系学生开设“防范非法集资”微讲堂,用案例演绎的方式引导居民提升反诈意识。“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不仅缓解了我们人手紧张的问题,更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康乐社区团支部书记李嘉欣表示。

  下一步,共青团德城区委将持续深化项目内涵,推动形成“高校-社区-青年”常态化协作机制,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治理一线绚丽绽放。(通讯员 孙悦)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