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通讯员 焦聪 德州报道
9月2日,德城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会。德州市德润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张艳红就该公司在九龙湾文旅融合园杨家圈文化街区项目落实民生实事方面所做重点工作以及后续发展计划、目标回答记者提问。
德润公司作为区属国企,负责九龙湾文旅融合园杨家圈文化街区改造运营,2025年落实民生实事工作情况如下:
高起点规划,深挖文化底蕴
杨家圈文化街区占地面积约340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紧邻京杭大运河与2A级景区九龙湾公园。作为德州大运河“一廊六片”整体规划中九龙湾文旅融合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运河文化资源。德润公司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发展思路,以纵贯城区的运河生态文化廊道为主线,整体统筹规划,打造融合多元商业于一体的运河特色街区,多维度、全方位展现德州古运河文化。
高效率建设,保障项目进度
项目建设过程中,德润公司坚持高效推进,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优化施工流程,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目前街区一期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入驻商家60余家,签约率超85%。
细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有温度”街区
基础设施上,目前街区已配备200余个停车位、20余处公共休息区,主街区设免费大碗茶与绿豆汤供水区,今年夏季加装水雾降温设施,为游客和居民提供贴心便利;绿化亮化方面,完成两条主街区乔灌木及花卉种植、夜间景观亮化,增设墙绘、景观小品与喷泉美化街区提升景观。同时,凝聚女商户力量成立街区妇联,并在街区设立妇联微家、暖心驿站、女性成长学院,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心灵解压等活动;紧扣“宜行、宜乐”理念打造儿童友好空间,节假日联合市立医院义诊,常态化开展亲子跳蚤市场,设儿童免费游戏体验区与主题草坪休闲广场,联合商户组织非遗体验。目前街区已成为广受周边居民喜爱的休闲游玩打卡地。
文化赋能运营,提升街区活力。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引入篆刻、剪纸、木偶剧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融合运河特色餐饮、休闲咖啡、酒吧等业态,吸引中书协田九亭书法篆刻、王玉磊含弘书院、中美协马新林等中国画名家工作室等文化产业入驻,构建文化共生体。5月1日以“慢享CITY+,潮趣运河生活节”开街,五一期间吸引游客超4万人次。目前街区已入选德城区文艺创作、大学生创新创业、青少年研学及德城区妇联活动基地,开街以来陆续举办文化市集、运河花朝节、青年人才节、大学生音乐节等30余场活动。6月与品正传媒科技、元象科技合作,打造山东首个XR行浸式大空间研学基地,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也为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激活岗位,带动周边就业
随着入驻商户增多,既丰富街区业态,又精准对接周边居民就业需求,提供大量基础岗位,激活周边就业活力。
后期,德润公司将紧扣“惠民利民”核心,从六方面推进:
一是加快建设进度,深化功能完善,进一步完善民生服务设施,提升体验感。
二是强化文化赋能,持续挖掘运河文化,加强与高校联动,推动“非遗+文旅”“研学+体验”融合,转化文化资源为民生福利。
三是招引特色业态,聚焦“夜间经济”“首店经济”,丰富消费场景,带动周边就业创业。
四是畅通交通网络,联动交通部门加密公交线路,强化与火车站、高铁站、高校连接,便利出行。
五是联动周边资源,整合九龙湾公园、运河博物馆等项目,设计“运河文化游”“研学体验游”线路,形成文旅集群效应。
六是建设文化阵地,推进书画名家工作室落地,吸引更多艺术家入驻,常态化举办文化市集、书画展览、露天电影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未来,德润公司将以杨家圈项目为契机,不断丰富高品质文旅供给,打造城市文旅特色新名片,推动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让民生实事惠及更多群众。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