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广川街道85后社区书记石燕茹的“暖心答卷”

2025-09-05 16:47:41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敏

  “把居民的事儿当成自家事儿,再小也得办实。”在德城区广川街道兴文社区,85后党委书记石燕茹的这句“口头禅”,成了居民心里最踏实的“定心丸”。自2022年接过社区“接力棒”,这位有着18年党龄的年轻书记,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在这片1.1平方公里的社区内服务8900多位居民,用一项项贴近民心的举措,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温暖答卷。

  让队伍“活”起来:把“零散力量”拧成“一股绳”

  刚到社区时,石燕茹发现队伍凝聚力是社区工作的“老大难”。她没想着“先放放”,反而琢磨出了新办法:每天早晨开10分钟“分享会”,让大家聊聊工作难题、说说服务点子,原本沉闷的班子渐渐有了活力;给124名党员“分类定岗”,谁擅长政策解读、谁适合志愿服务,一一对应,党员们干事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她还主动“敲开”7个单位离退休党支部的门,请来172位老干部当“智囊团”——有的当网格指导员,有的牵头“爱心义剪”,44期服务下来,1000多位居民享受到了实打实的实惠,社区银龄之家还评上了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场所。如今的兴文社区,从党员到老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先后斩获省级文明社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优秀网格”等荣誉称号。

  让服务“暖”起来:把“居民需求”变成“实在行动”

  “王阿姨,您的裤子改好了”“李大爷,团购的菜放门口了”——在兴文社区,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发生。石燕茹总说,服务不能“想当然”,得跟着居民需求走。她牵头搞的“微幸‘服’”品牌,就是从大家的“小事”入手:怕老人缝补难,就设“缝补坊”,不仅帮群众找到了工作,还为邻里提供了免费缝纫技能培训;担心特殊群众就业难,就建“惠残爱心小屋”,让大家靠手艺活出价值;居民想买优质农产品,就开惠民团购,28期下来,好评攒了一大堆。就连居民随口提的“心愿”,她也记在心上:独居老人想有人送口热饭、小孩想要个新书包,56个“微心愿”,她延伸“微公益”服务,发动各方力量一个个实现。在她眼里,服务没有“终点线”,只有“连心线”。

  让社区“新”起来:把“脏乱差”变成“幸福家”

  “以前小区没人管,现在有了自己的物业,住着踏实多了!”提起社区变化,外经委小区的居民总忍不住夸赞。这背后,是石燕茹啃下的“硬骨头”——26个老旧小区的物业问题。她不等不靠,2025年初牵头成立社区自己的物业公司,用“公益+市场”的办法,让小区有了“管家”;她找来15家商户当“治理合伙人”,超市送实惠、银行帮办事,居民得了方便,商家也有了口碑;更选出“楼栋红管家”“红领巾楼道长”,居民有事“吹声哨”,管家立马“来报到”。一年半时间,辖区内3个小区换了新物业,4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3个微型小区实现居民自治,曾经的“问题小区”,如今成了大家舍不得搬的“幸福家”。

  如今,石燕茹的荣誉簿上,山东省巾帼调解员、德州市“服务榜样”、德城区五一劳动模范等20多项荣誉格外亮眼,但她最在意的,还是居民见面时那句“燕茹来了”。这位85后社区书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难题,就像社区里的一盏“小路灯”,不耀眼却够温暖,照亮了居民的幸福路。(通讯员 周杰)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