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在时代的浪潮中,文明的种子悄然萌发,于细微之处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德州市德城区天衢街道以文化为笔,以阵地为纸,精心绘制了一幅文明和谐、生机盎然的画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阵地为纸,让价值有枝可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阵地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体育公园城北站,闪耀在城市之中,不仅成为居民挥洒汗水、强健体魄的新天地,更以其多元业态组合,为“体育名城 活力德城”建设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配备健身步道、五人制足球场、儿童乐园、健身场地、乐享服务驿站、气膜球馆和明德书屋等设施,让公园与居民生活场景深度融合。
东长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将闲置核酸采样屋改建成灯塔书屋,配备书籍报刊、体育用品等,将路边闲散空地清理平整,放置党建宣传栏和石桌石凳,变成居民休闲娱乐的“幸福角”;将闲置门市建设成为社区“幸福汇”服务综合体,完善幸福食堂、幸福学堂、青年创业服务功能。这些设施既美化环境,又润物无声,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
在肖何庄社区、于庄村等地,专业画师与居民共同创作,以墙体为画布,以文化为颜料,绘制出一幅幅主题文化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移风易俗等内容生动展现。既美化了环境,更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文明新风的熠熠光辉,让文明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依托小区“仪式亭”打造移风易俗特色场所,设置移风易俗宣传墙,通过图文和游戏互动的形式让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小区“仪式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活动,工作人员用接地气的语言、真实的事例,将文明新风的种子播撒在群众心间,有效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让文明之花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以品牌为墨,让新风润物无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品牌活动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天衢街道“黄河大集”活动已成为文化品牌的一大亮点。这里不仅售卖农特产品,更融入非遗展示、文艺汇演、健康咨询、理论宣讲等内容,成为集购物、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黄河大集除了“烟火味”“美食味”,还增添了“文化味”“民生味”,让群众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滋养与温暖。
肖何庄以“幸福学堂”为载体,创新构建家门口的终身学习生态圈。开设课程丰富多彩: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智能鸿沟”,培训青年群体就业技能,教授家长科学育儿知识。以“幸福肖何 五彩家园”文化品牌创建为契机,通过五色品牌实现文化社区共建共享。
“肖贤书院”以文化传承、教育培训、开放公益、多元互动为特点,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法治文化广场、文化廊道、书香长廊等文化阵地,借助周边优质教学资源、优质志愿资源,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个性化授课,真正让文化育人触达心灵、滋养成长。
以传统为魂,让历史照进当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融,焕发新的生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显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建志创办的德州建志剪纸艺术博物馆就坐落于天衢街道辖区,馆内收藏了德州建志剪纸代表作300余件。街道积极推动非遗剪纸、永盛斋扒鸡等走进社区、学校、单位。专业老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非遗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让大家在体验中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街道创新红色教育形式,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红色观影活动;果园社区开展“时光对话——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红色青春”活动;七里庄社区开展红色剪纸颂国庆活动;肖何庄社区深化“红色合伙人”共建模式,重阳合唱团在建党节、建军节等节日深情演绎红色歌曲,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传统节日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街道在春节举办文艺汇演、对联书写活动;果园社区在端午节举办非遗竹编文化活动;肖何庄社区在中秋节举办迎中秋做灯笼主题活动;西长社区在重阳节举办义诊、义剪、慰问等活动,这些活动成为凝聚社区共识、增进邻里感情的重要纽带。
以共享为笔,让人民成为主角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原则。服务人民群众始终是天衢街道文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青少年群体,肖何庄、乾城等6个城市社区开设幸福学堂6个,累计开办寒暑假托管班50余班次;二屯村开展“爱心助学”物资发放活动;西长社区开展“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社区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肖何庄社区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积木拼接等活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让青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
针对老年群体,街道联合德州学院等单位开展助老活动,协办德城区中老年人围棋十三路棋王赛、老年人运动会空竹比赛,搭建声乐培训、旗袍礼仪培训、模特培训等“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文化平台,先后组织老年人协会、“银龄”健身队;田龙社区举办最美夕阳红文艺汇演活动;翟时社区、新四合社区等社区开展健康义诊活动,营造耆老焕彩的良好活动氛围。
群众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街道通过网络媒体、居民群、物业群等发布比赛公告,邀请辖区居民积极参与海选。经过层层筛选,最终12个节目参加了2024年德城区群众文艺团队声乐比赛天衢街道预赛,有独唱、有合唱,表演形式丰富,活动氛围浓厚。
从体育公园城北站的晨曦到果园社区的夜色,从黄河大集的烟火到肖贤书院的书香,天衢街道用文化阵地托举精神高度,用品牌活动拓展文明广度,用传统创新延伸历史深度,用普惠共享标注民生温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只是宣传栏里的烫金大字,而是奔跑的脚步、翻动的书页、朗朗的笑声、邻里的互助;文化社区、文化书院也不再是孤立场馆,而是串珠成链、连点成面的“精神星系”。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天衢街道的故事仍在续写——那故事里有每一个在平凡日子里向善向美的普通人。当下一粒粒文明的种子继续随风播撒,未来的天衢,必将收获更加馥郁、更加辽阔的春天。(通讯员 李鑫阳)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