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通讯员 焦聪 德州报道
10月10日,德城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发布会,德城区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杨鹏介绍德城区在推进社区生活圈建设方面所做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德城区在完整社区和社区生活圈建设中,始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围绕“设施为基、服务为本”的理念,系统推进社区生活圈落地。目前,区城乡建设局重点布局的1个15分钟生活圈和5个5分钟生活圈已初步成型,具体成效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设施覆盖更全面。在15分钟生活圈内,区城乡建设局补充了医疗卫生、便民综合体、托育中心、老年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一老一小”深度需求;在5分钟生活圈,聚焦日常急需,补齐了健身设施、垃圾分类、充电桩等小微设施。目前,口袋公园、大型停车场已对外开放,卫生服务中心、慈善超市、助老食堂、托幼场所等也已投入使用,全民健身中心、邻里中心等正在加快推进。
二是服务温度更可感。区城乡建设局通过三类服务提升生活圈的“软实力”:第一,对特殊群体精准关怀,例如北园社区的“慈善超市+爱心卡+志愿者代购”模式,为困难群体和高龄老人提供实惠与便利;口袋公园、市政道路无障碍建设也让轮椅通过率达到100%。第二,推行“健康管家入户服务”,联合医疗机构定期进社区开展义诊、健康讲座,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医疗。第三,打造社区文化空间,通过“阳光议事会”“青年夜校”“书法课堂”等促进邻里融合,累计召开议事会15场,化解矛盾90余起,营造了有记忆、有温度的社区氛围。
三是治理效能更提升。区城乡建设局通过“物业+网格+服务”模式、业委会规范化建设等机制,推动资源下沉、服务提质,让居民小事不出圈、急事有人管。
下一步,区城乡建设局将继续锚定居民需求,参照社区生活圈的要素分类指标,补齐片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试点经验系统化、标准化,实现从“试点盆景”到“全域风景”的跨越,真正让每一个德城居民感受到生活圈的便利与温暖。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