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作为重要的大规模人口统计工作,对于把握国情国力、洞察民生变迁、服务宏观决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2025年度调查启动以来,德州市德城区新华街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创新方法,联合下辖社区,全力推进这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调查任务落地落实。
精划区:绘制调查“导航图”
调查区域的科学划分和精准界定,是确保抽样代表性的关键环节。新华街道以“精细准”为原则,投入大量精力开展村级边界调整、建筑物标绘和调查小区划分等工作,为后续调查搭建起清晰的空间框架。
按照国家下发的抽样样本范围,街道组织10个社区,对抽中的村级样本区域内的所有普通住宅、学校、工业园区、医院、沿街门市等建筑物进行“地毯式”核查,标绘全部建筑物轮廓,填报所有建筑物信息,确保全域覆盖、无遗漏、无重叠。在区域划分过程中,街道创新采用“三步工作法”:一是开展社区边界专项确认,通过查阅规划图纸、比对历史档案、结合实地踏勘,明确调查地域覆盖边界,杜绝“漏管”“重管”;二是高效完成调查小区与建筑物核实,依据调查方案核对小区信息,确保与实际完全一致;三是绘制系统区域地图,将实地摸排信息录入专用系统,标注社区边界、小区范围、建筑物分布,实现“图实相符”。
根据县级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的要求,新华街道在各社区工作基础上,以160人左右有人居住的住房为标准,对普查小区进行组合拆分调整,形成调查小区边界,并估算每个调查小区包含的住房数和实际有人居住的住房数,形成调查小区抽样框,待国家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进行后续样本抽取。
这些精细的前期工作,为人口抽样调查安装上了“GPS导航系统”,让后续的入户调查有图可依、有迹可循,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精培训:锻造调查“专业军”
调查员是直接面对群众、采集一线数据的关键力量,其业务能力和沟通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调查的数据质量。新华街道高度重视调查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专业化调查队伍。
在人员选聘上,街道严格把关,以各社区统计专干为基础,同时选调熟悉社区情况、群众基础好的网格员作为调查员,组建起一支总数将近40人的调查队伍。这些人员长期扎根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具备与居民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为顺利开展入户调查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培训方式上,街道采取“集中培训+个别辅导”的模式,先后在区统计局的领导下组织社区调查员参与2轮系统性业务培训,同时组建线上答疑微信群,随时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支持和帮助。培训内容不仅涵盖调查指标定义、问卷填写规范、数据采集软件使用等专业知识,还特别加强了入户沟通技巧、特殊情况处理、信息安全保密等实用技能训练。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有效提升了调查员的综合能力,为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精入户:采集民生“基础数”
随着调查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的住房核查环节,新华街道的调查员们逐户搜集并填写住房信息采集指标。他们以专业的态度和真诚的沟通,敲开一扇扇门,连接一颗颗心,采集一笔笔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
针对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居民作息时间不一的特点,为了获取精准的居住情况,调查员们灵活采取“错时入户”工作法,利用早晚、周末等居民在家的时间段上门登记。对于上班族,调查员主动预约晚上或周末时间;对于老年人,则选择白天上门;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还提供专门服务,确保“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

在入户过程中,调查员们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始终坚持“三个到位”:一是礼貌到位,统一着装,佩戴证件,言行得体;二是解释到位,耐心说明调查目的和内容,消除居民顾虑;三是保密到位,向居民郑重承诺个人信息安全,调查结果仅用于总体数据汇总,绝不对外泄露。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调查员们不仅仅是数据的采集者,更是民情民意的倾听者。他们在完成调查问卷的同时,主动关心居民生活状况,倾听群众心声,收集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将人口调查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深化社区服务的过程。

下一步,新华街道将持续紧盯调查进度,进一步压实各调查小区工作责任,细化数据核查流程,全力将数据“压准写实”,确保在各规定上报节点前,高质量完成信息填报,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民生调查无止境,数据求真谱新篇。新华街道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推进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各项工作。每一位调查员的辛勤汗水,每一户居民的积极配合,正共同汇聚成真实准确的人口数据,为国家摸清人口家底、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基层的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王淑琳)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