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徐付彪
责任编辑:赫洋
“岁数大了,也出不去了,这个公益性岗位啊,既能给村里人们做点贡献,我也能有点收入,两全其美,这样挺好啊。”近日,家住德州乐陵市云红街道贾家村的温兰华说,公益性岗位更加得民心、顺民意。
在云红街道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随处可见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身影。疫情防控中,他们是村口的值班员、挨家挨户的摸排员、环境消杀的保洁员;全员核酸检测中,他们是现场巡逻员、写字员、秩序守护者;“双敲”行动中,他们是“五级架构”的网络员;人居环境提升中,他们是活跃在大街小巷的保洁员;日常生活中,他们是便民服务的代办员、安全生产的宣传员、治安巡查的协管员。
据了解,在公益性岗位开发设置上,云红街道按照“按需定岗、按岗定员”的原则,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以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和公共管理等工作领域为基础,开发设置护理员、保洁员、便民服务员、治安协管员等岗位,先让各村在脱贫享受政策、低收入、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农村大龄(45-65周岁)等就业困难人员中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对有就业需求且满足我们岗位设置要求的人员进行摸底登记,确定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名单后,经村级民主评议会通过,并村内公示无异议后,提交街道进行审核把关,最终确定人员正式走上岗位。
“结合街道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在原有保洁员的基础上,这次又扩充各村保洁力量,新开发了41名保洁员,保障了村级环境卫生的提升。”云红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王娟娟说。截至目前,在此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工作中,云红街道经过集中摸排、个人报名、面试,经各村“四议两公开”筛选及云红街道复审等程序,确定城镇公益性岗位7名、“乐业”乡村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178名;设置岗位、确定人员的同时,街道同时出台了岗位管理细则,对这些人员的上岗情况、工作考核和补贴发放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通讯员 赵慧娟)
初审编辑:徐付彪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