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仲夏时节,走进德州乐陵市杨安镇百味佳新村,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鼻而来:百姓议事厅里,村民们正热烈讨论着村庄规划;百味书屋内,孩子们专注阅读的身影与老人翻阅报纸的沙沙声交织成趣;美德家风室内,一个个感人的家风故事传递正能量……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正是打造文化社区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乐陵市杨安镇百味佳新村以文化社区建设为抓手,以“文化铸魂、就业筑基、文明塑形”为突破口,通过夯实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活动形式,链接能人资源,绘就一幅家门口的文化社区新图景。
强阵地,打造家门口的“文化会客厅”
“以前孩子放学后就在村里乱跑,现在有了这个乐园,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快乐玩耍,还能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们家长放心多了。”7月1日,乐陵市百味佳新村的王云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杨安镇百味佳新村积极打造“和乐安泰 幸福百味”文化品牌,整合党务、人社、邮政、医疗、就业等相关服务下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起集居民生活、创业、就业、文化于一体的服务中心,设有百姓议事厅、人民调解室、百味书屋、美德家风室、为老活动室、儿童关爱乐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等7个特色功能室,实现了“小事不出村、服务零距离”。
产业是文化社区建设的坚实支撑。百味佳新村凭借独特的调味品产业优势,依托辖区内81家调味品企业构建“畅享未来”就业联合体,带动5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针对留守群体,百味佳新村还创新设立就业服务站,联合多家培训机构,开展调味品加工、育婴师、中式面点、调味品加工等10余项技能培训,今年已培训150人次。
优服务,唱响百姓幸福生活
“我每天到这来下棋、健身,功能室非常全,每周末,还能看演出、查体,真是太幸福了。”日前,百味佳新村村民张爱国说道。
为充分提升文化阵地利用率,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杨安镇构建“部门协同+清单管理”机制,建立镇直部门单位优质文化教育服务类、场地设施类、文明实践队伍类三张清单,梳理整合家庭教育服务、文艺惠民演出、职业技能培训、非遗技能培训等6大类文化服务产品,组建含理论政策宣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健康医疗服务等12支专业化文明实践队,绘制出覆盖全域的优质文化资源图谱,今年累计开展文化服务活动80余场。
“文化服务‘不断档’,惠民活动‘不打烊’,通过建章立制充分汇集文化、医疗、教育等优势服务资源下沉到村里,让村民们不用出村,就能办理各类事务,享受便捷服务。”百味佳新村党委书记吴爱军感慨地说。
聚能人,点亮乡村文明“灯塔”
7月2日下午,百味佳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上演了一部“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小戏小剧,引来不少村民观看。
“我们编排的戏曲节目《孝敬老人家庭和睦》,形式新颖灵活,大家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百味佳庄户剧团成员郭秀丽说道。刘宗岭是“味都杨安”农民文化艺术团志愿者,每到周末或假期,他就来到百味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免费教授烙画技艺。
为引导村民将文明风尚深植于心、外化于行,百味佳新村还通过自愿报名、居民推荐等方式系统挖掘社区能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五老志愿者、离退休干部等100多名,创新建立社区能人库,培育社区文化带头人,创作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剧目、舞蹈、书法等文艺活动,形成了“社区搭台、能人唱戏、群众受益”的良性互动格局。目前,百味佳新村已培育河北梆子、非遗烙画、乐缝暖夕阳等12个文化品牌。(通讯员 宫娜 李建东)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