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村规民约宣传朗朗上口,精彩节目走进千家万户,文明宣讲催开幸福花……近年来,德州乐陵市丁坞镇多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活动,以“小切口”推动乡风文明“大变化”,助力乡村振兴。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尚
“婚庆新办、丧葬简办、余事不办……”近日,在乐陵市丁坞镇杨盘村,志愿者将修订后的《村规民约》编成歌谣,朗朗上口的短句配上轻快的旋律,引来众多村民围观学唱。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开展,丁坞镇在全域开展《村规民约》大讨论大修订活动,组织村庄修订完善通俗易懂、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将婚丧嫁娶等事宜纳入其管理范畴,重点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提出具体标准,村民也由“旁观者”变为“当事人”和“参与者”,目前8个行政村已全部修订完成。此外,推出“文明积分奖励”等举措,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增进对村规民约的价值认同。
如今,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新规矩”正在不断扎根生长,村民们纷纷表示“红白事简办后,人情负担轻多了”。村民们也实现了从“要我遵守”到“我要遵守”的观念转变,不断推进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文艺赋能“唱”响文明新乐章
“移风易俗人人赞,红白喜事宜简单,勤俭持家有尊严,莫比攀!”近日,“移风易俗文艺大巡演”队伍走进丁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群众送上“家门口”文化“盛宴”,演出在欢快的舞蹈《爱我中华》中拉开帷幕,小品《要彩礼》深刻揭露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的危害,音乐快板《移风易俗展新风》多角度展现了移风易俗带来的乡村新风貌……活动通过小戏小剧、三句半、小品、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引发了现场观众强烈共鸣,为群众带来移风易俗新体验。
“节目演得真好,接地气,大家都爱看,就得响应党的号召,放下面子,不攀比,不讲排场,勤俭节约,讲文明,树新风!”现场观看节目的东梁村徐秀华大姐津津乐道。
近年来,丁坞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以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为突破口,依托本地浓厚的文化资源,创作了一批移风易俗主题文艺作品,其中创作推出《厚养薄葬》《啥叫孝》等群众性小戏小剧20余个,推出枣乡农民画、枣乡木板画、剪纸、泥塑移风易俗主题作品120余幅,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典型人物80余个,并创新“移风易俗文艺大巡演”进乡村、枣乡农民画移风易俗系列作品展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助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接地气、有人气、冒热气,目前已开展系列活动30余场次。
理论宣讲“讲”出文明新味道
“陈规旧俗蔓延,婚丧嫁娶,请客送礼,大操大办”“有的年轻人啊,结婚时‘好面’大摆酒席,婚后小两口为了还债经常大打出手、闹离婚,这婚结得就像一场笑话”……
近日,在丁坞镇中兴村庭院里一场特色宣讲活动正在热闹上演,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聆听,这正是丁坞镇近来开展的“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通过一人讲理论,一人讲实践,将“理论观点”变成“朴实道理”,让群众在“大白话”中听懂党的好声音、记牢党的好政策,助力乡风文明建设落地生根。
为树立新引领新风尚,丁坞镇吸纳青年干部、乡土能人、榜样人物等组建起一支152人的“土专家”宣讲队伍,依托网格群、视频号、宣传栏、大喇叭等“线上+线下”“室内+户外”宣传方式,采用“接地气”“说土话”的宣讲,让老百姓演身边人、说自家事、唱时代歌,教育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向上向善。东郭王奶奶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一些老规矩不能变,现在才明白,与时俱进地改变一些不好的习俗,对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好处。”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践行移风易俗。
此外,丁坞镇充分发挥党员、村干部、志愿者等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把“社会需求、群众诉求、乡村治理”三级联动起来,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纳入村民自治管理模式,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的“一池活水”。
“下一步,丁坞镇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打造‘志愿力量+典型示范+民生服务’的立体化模式,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持久动力。”丁坞镇党委副书记张翠翠说道。(通讯员 翟蕊蕊)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