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今年以来,德州乐陵市西段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文明实践+”为抓手,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深度融合,围绕阵地建设、理论宣讲、项目培树等方面用情用力、加压奋进,探索出一条“文明铸魂、实践赋能”的特色路径,让文明新风激荡乡野,让振兴图景徐徐铺展。
文明实践+阵地:筑牢聚合民心的“文明家园”
今年暑期,乐陵市西段乡充分发挥乡村两级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为全乡青少年积极营造安全、舒适、充满乐趣的暑期环境。
日前,走进西段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宽敞明亮的阅览室里坐满了看书的村民,儿童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开心地做着游戏,综合活动室内几位老人正在切磋棋艺。“孩子们在这儿看书、写作业,我们老人在旁边下棋、拉家常,这实践站就是咱村里的‘幸福加油站’。”西段乡西段新村村民赵玉森笑着说。
今年以来,西段乡围绕“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全乡改造提升6处文明实践所(站)的同时,整合村级公共文化资源,将“农家书屋”“健身广场”“文化长廊”等一同纳入村级文明实践阵地矩阵,构建起群众家门口的“15分钟文明实践生活圈”。
文明实践+宣讲:打通理论入心的“最后一公里”
日前,在西段乡王家村的邓家桃园里,西段乡青年宣讲员刘洋正结合果园丰收的场景,给村民们讲解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变化,“咱村这桃,宣传出去,形成品牌能卖得更快,价格更高……”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的真实案例,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以前听政策宣讲,总觉得离自己很远,现在不一样了,宣讲员用咱村里的事儿举例,听得明白、记得牢!”西段乡王家村村民邓金国说。
为进一步推动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西段乡充分依托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场景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基层理论宣讲。打造“乡音宣讲团”,组织村干部、致富带头人、老党员、返乡青年等80余人,走进田间地头、庭院炕头,围绕政策法规、农技知识、移风易俗等内容,用“百姓话”讲“百姓事”,让群众乐意听、能听懂、记得住。
同时,创新“文艺+宣讲”模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快板、三句半等节目中,创作特色宣讲节目20个。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宣讲50余场,覆盖群众4000余人。
文明实践+服务:搭建滋养乡风的“百姓舞台”
“平时在田里干活,闲下来就爱凑在一起唱唱跳跳,这次‘表演’给了我们展示的机会,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日前,西段乡张梁村文艺志愿服务队队员张桂霞,在参加完村里的“乡村舞台”后,脸上满是笑容。
据了解,为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西段乡积极统筹各村文化文艺爱好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累计孵化广场舞、秧歌、民间剧团等20余支村级群众性文艺队伍,覆盖群众近千人。同时,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广场,持续开展“乡村舞台”群众性文化文艺展演活动,通过“群众编、群众演、群众看”,让基层文化活动接地气、聚人气,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与智慧。(通讯员 王达)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