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丁坞镇政协巧用“微协商” 释放基层治理“大效能”

2025-09-22 09:29:44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以前吃饭凑合、娱乐没地儿去,现在幸福食堂管饭,文化广场能跳舞,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近日,德州乐陵市丁坞镇苑小张村村民张秀义的感慨,道出了百姓对基层治理成效的真切认可。近年来,乐陵市丁坞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微协商”破解治理难题,通过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创新服务载体,让一线协商活跃在村民家门口,真正将“民生小事”办成“幸福大事”,全力打通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政协牵头协商,公益基金破解“民生难题”

  “幸福食堂开饭啦!”每天中午,苑小张村幸福食堂饭菜飘香,志愿者不仅为老人端上热饭,还为行动不便村民提供“送餐到家”服务。这一暖心场景的起点,是一场针对“老人吃饭难、休闲无场所”的“党群面对面”微协商会。

  此前,丁坞镇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史磊在调研中发现该村留守老人的诉求后,迅速牵头搭建协商平台,组织政协委员、村干部、村民代表及在外能人召开“微协商会”。会上,委员们倾听诉求、对接在外能人捐赠意愿,最终达成“设立公益基金、汇聚社会力量”的共识,并推动成立全市首个镇级公益基金“枣乡红公益基金”。

  在政协委员全程跟进下,在外能人王一帆为“枣乡红公益基金”捐赠30万元,不到一个月便建成100平方米幸福食堂和380平方米文化娱乐广场,同时成立2支志愿服务队,分别提供“送餐到家”和“文艺汇演”服务,让老人们吃好饭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跟着“富”起来。

  “从收集诉求到基金设立,再到服务落地,政协委员全程帮我们‘牵线搭桥’,真是把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啊。”苑小张党支部书记张玉斌说。

  政协搭台协商,助农直播打开“增收渠道”

  “家人们走过路过别错过!大杨寨村的梨园大丰收啦,这里的秋月梨脆甜多汁,现摘现发!”“和美丁坞”抖音直播间里,主播热情带货,订单不断,短短2天便吸引周边60余人前来采摘,还促成1个商超合作订单。这背后,是丁坞镇政协联络室以“微协商”破解农产品“销售难”的创新实践。

  此前,丁坞镇政协联络室收到多位种植户反映的“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卖不上价”。为此,政协联络室迅速行动,牵头召开“助农增收微协商会”,邀请政协委员、电商达人、农户代表、企业家代表共商对策。经多轮协商,确定了“发展直播电商+培育本土主播”的解决方案,并创新开设“助农直播”志愿服务项目,随后由政协委员牵头注册“和美丁坞”抖音号、视频号,开展首期电商“新农人”公益培训,70余名村民、种植大户、村干部参与,系统学习直播技巧与电商运营知识,培养出了一批“懂技术、会直播、能带货”的乡村主播。

  “如今我们的土特产不仅价格上去了,还有了自己的品牌名气,这增收的底气更足了!”张生东北村桃园种植户张建厂说。从田间地头到直播镜头前,助农直播不仅让农产品“出村进城”,更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据统计,通过“村播志愿团队”的助力,全镇已有张生黄桃、小孟草莓、枣乡农民画等30余项本土产品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带动百姓增收150余万元。

  凭借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显著的增收成效,“助农直播”志愿服务项目已荣获山东省志愿服务大赛银奖(系德州唯一)、德州市志愿服务大赛金奖等,成为基层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政协引导协商,修订村规民约凝聚“治理合力”

  “私搭乱建不可取,损人最终不利己”“大操大办惹人嫌,厚养薄葬挺在前”,在丁坞镇中兴村村民民主联合议事会上,村民围绕村规民约修订热烈讨论。自去年起,丁坞镇政协联络室聚焦基层治理难题,以“微协商”推动村规民约“大修订、大讨论”,让“百姓事百姓议”,引导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

  修订工作启动前,镇政协联络室组织政协委员分片包联8个行政村,通过“院落会”“田间唠嗑”“线上问卷”等形式,收集村民对“修路架桥、移风易俗、公序良俗”的意见建议。针对“红白喜事礼金上限”“门口垃圾清理”等争议点,通过“委员调解+群众表决”达成共识,同时协助村干部梳理、细化村规民约内容,形成清单或顺口溜,让村民清晰知晓“该做什么、怎么做,不该做什么、违反有何后果”,让村规民约真正成为“群众自己的约定”。

  如今,丁坞镇8个行政村的村规民约已全部修订完成,基层治理逐渐从“干部管”变成“大家管”,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愈发浓厚。

  从“公益基金”牵头链接资源,到“助农直播”搭台培育队伍,再到“村规民约”引导凝聚共识,丁坞镇政协联络室始终以“微协商”为纽带,让政协力量深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微协商’闭环服务机制,让其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政协智慧与力量。”史磊表示。(通讯员 薛晗冰 翟蕊蕊)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