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
近年来,德州市陵城区糜镇坚定不移深化“扫黄打非”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出实招、下硬功,全力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向纵深发展,为辖区文化净土的建设注入新活力,展现新风貌。
精准摸排强整治,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糜镇高度重视对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全面摸排辖区内各类文化经营场所。针对商业街区、学校周边、集市等各场所特点,采取精细化、差异化的整治策略。组织综合执法大队、派出所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对书店、文具店等重点场所进行细致排查,详细记录场所的经营状况、人员流动等信息,建立完善的监管台账。对于存在违规经营行为的场所,依法依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复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通过精准整治,有效净化辖区内文化市场环境,为居民提供健康、有序的文化消费空间。
分类施策细引导,提升居民认知意识。针对居民对“扫黄打非”的认知程度不同,糜镇采取分类引导方式,实现宣传教育的精准覆盖。针对青少年群体,通过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活动,举办知识讲座、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引导他们自觉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不良信息。对于居民,利用社区宣传栏、村级广播等平台,推送“扫黄打非”相关信息和典型案例,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另外,针对老年人,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村,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分人群、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全镇居民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
创新模式促协同,凝聚各方工作合力。为提升“扫黄打非”工作实效,糜镇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激发工作活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多个“扫黄打非”网格单元,网格员及时发现并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的“前哨”作用。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跨部门的协同作战,凝聚起打击“黄”“非”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成功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扫黄打非”工作格局。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糜镇“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文化市场秩序得到有效规范,社会文化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法律意识得到明显提升。未来,糜镇将继续深化“扫黄打非”工作,为全镇人民营造更加清朗、健康的文化氛围。
(通讯员 赵月伟)
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