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
翰墨扬清风,丹青绘廉韵。近年来,德州市陵城区糜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接地气的内容、可观可感的方式传播廉洁理念、廉洁文化,不断提升廉洁文化的辐射力、感召力和渗透力,让干部在耳闻目染中感受廉洁教育,使党员干部时常怀有戒畏之心,切实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让廉洁教育取得的成效,赢得群众的真正认可、真心满意。
深挖本土资源 绘就廉洁“风景线”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廉政警句,这种廉洁教育的方式挺好,很贴近生活。”在糜镇陆乡文化廉洁公园游玩的吉祥社区居民张丛林说。
糜镇纪委推动廉洁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元素与公园景观相融合,依托陆乡文化公园,将廉洁元素巧妙植入,打造“清风亭”“家风传承”“清廉本色”廉政教育板块,让党员干部群众在休闲健身中观廉景、悟廉意、立廉志,在耳濡目染中品味清风、正心修身,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这些做法进一步加强了新时代廉洁文化阵地建设,营造了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氛围。
糜镇立足实际,用好现有资源,将元代文物“戒犭贪(tan)现麟”石屏风、廉洁文化墙和陆乡文化公园串联起来,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育路线,每年吸引近千名党员群众参观学习,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糜镇纪委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规划,把廉洁文化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元素,街边的梅、竹、莲等廉洁主题装饰绘画随处可见。糜镇19家文艺俱乐部组织群众创编并演出《反腐倡廉谱新篇》《快板话廉洁》等文艺节目,把舞台搭在村居广场,使廉洁教育更有生活温度。
强化警示教育 筑牢廉洁思想防线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忏悔警示录》就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出权力的变异、金钱的诱惑等等。“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绷紧党纪国法这根弦,为奋力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建设‘富强糜镇’多作贡献!”糜镇大陈村老党员陈文平在阅读了糜镇纪委编印的《警示忏悔录》后,在心得体会中写道。
糜镇纪委注重教育引导,持续把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成果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典型案例,通过用好处分决定“一张纸”、上好警示教育“一堂课”、用好警示教育“一部片”等方式,开展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达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同时,综合运用读《警示忏悔录》、看警示教育片、上廉政党课、访廉洁教育基地等方式,针对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以身边的“活教材”为党员干部精心打造“活课堂”。
今年以来,糜镇镇纪委以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抓手深入推进警示教育,结合党纪条例学习+典型案例警示,引导党员干部时刻拧紧思想“螺丝”,上紧纪律“发条”,敲响责任“警钟”,真正把“印在纸上的制度”升华为“系在胸怀的准绳”,把“看在眼里的教训”转化为“刻在心底的敬畏”。截至目前,糜镇纪委累计对全镇党员干部进行节前廉政提醒约谈6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4次,签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承诺书》100余份,以监督检查“力度”保障民生幸福“温度”,教育全体干部守住初心、守住本色,自觉遵规守纪,坚决同各种腐败行为划清界限。
创新宣传方式 让廉洁文化“活起来”
“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走进糜镇镇政府办公大楼,“廉政文化走廊”就映入眼帘,一条条传递清风的警语、一幅幅形象的廉政图画、一则则廉政故事让人眼前一亮,清新浓郁的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糜镇为切实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在办公区域的走廊内精心打造了一楼“勤政墙”、二楼“廉政墙”、三楼“孝道墙”,将廉政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廉政箴言警句为内容,将醒目的宣传图片和文字制成了展版,积极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爱岗敬业。
糜镇廉政文化墙按照一个区域一个主题,一个楼层一个风格,在办公楼走廊、楼梯转台等显著位置悬挂共129幅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宣传栏,将领导人论述、廉政格言警句、历史廉政典故、典型案例、党纪法规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等形式等变成具有强大文化冲击力的廉政教育“无声阵地”,既美化了办公环境,又发挥了特殊的教化作用。
“廉政文化墙”的设置,以文化艺术的感染力,在该镇营造了主题鲜明、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廉政文化环境,弘扬了风清气正、倡廉崇廉尊廉新风,让干部在潜移默化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让干部职工时时感受到浓烈的廉政文化气息,如清风拂面,悄然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之中,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我们将持续创新廉洁文化传播方式,让‘清风廉韵’吹进千家万户,持续滋养党员干部心田,涵养清朗政治生态。”糜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讯员 陈启忠)
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