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陵城区大陈村:以村规民约为载体 “规”出文明 “约”出新风

2025-07-09 15:37:01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任楠

  “大陈村,人心齐,家家户户讲规矩;红白事,表心意,简办节约莫忘记;倡新风,全参与,向阳而行莫迟疑;美环境,齐上阵,助力家园换新颜……”在陵城区糜镇大陈村党群服务中心宣传栏上,张贴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内容涉及移风易俗、邻里互助、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方方面面,读来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

  “这是我们最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大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小福介绍,全村共有600多口人,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2年前,村里安排人进行了归纳整理,通过“征集民意、拟定草案、村民大会会议审议表决”的流程,在大伙儿的监督下制定了村规民约。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确定每两年完善一次。今年4月份,村里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微信群征集、设立意见箱等渠道,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或建议。在收到的百余条信息中,红白事操办、环境卫生治理等方面尤为突出。因此,对红白事原有操办标准进行了修订,新增了“环境卫生专项民约”。

  以前,谁家有红白事,大多注重形式,披麻戴孝、大摆宴席等陋习较为常见,村民有限的收入在这几项支出上花费不少。“过去谁家老人去世,晚辈都是穿孝衣、戴孝帽,雇戏班子,一摆几十桌,现在村里大力推行白事‘一碗菜’,倡导不穿孝衣戴袖章,酒席标准也有了硬杠杠,咱老百姓是打心眼里拥护。”村民陈庆国说起村里的陈规陋习,深恶痛绝,说起村里在移风易俗上的改变,如沐春风。

  “家里现代化,外面有点差,屋后堆柴草、院前鸡鸭跑。”村民陈丽霞想起了以前的顺口溜,她说,自打村规民约设立了环境卫生专项,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在村内养鸡鸭的现象减少,文明用语变多了。

  为了推动新村规民约落地,村里大力选树、表彰、宣传身边好人事迹,包括28年义务修路的老党员陈文平、精心伺候患病公公的李海霞等典型,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下一步,我们计划利用墙绘、短视频、编演节目等载体,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让村规民约深入人心。” 陈小福花了不少心思。

  “秉持‘村民事、村民议、村民定’原则,全镇92个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在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糜镇党委书记马惠勇表示。

  (通讯员 陈启忠)

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