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
今年以来,德州市陵城区安德街道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党建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探索形成“公益+市场”社区发展新模式。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引入多元主体、构建反哺机制,推动社区服务从“政府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型,实现了公益服务普惠化、商业运营可持续、社区治理精细化的有机统一,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党建引领聚合力。安德街道始终将党组织建设作为“公益+市场”模式的核心引擎,通过“三级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凝聚共识。明确“公益为先、市场为基、反哺社区”的主旨,通过召开党群联席会、居民议事会等“问需于民”渠道,精准掌握居民对托育养老、文化体育、技能培训等5大类15项服务需求,形成“群众点单、支部下单、社会接单、居民评单”的闭环服务链条。通过公开招募、定向邀约等方式,引入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组织、企业机构参与社区服务项目运营。目前,全街道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引入服务项目11个,涵盖心理咨询、法律服务、托育中心、推拿养生等领域,形成“社区搭台、企业唱戏、居民受益”的良性生态。
资源盘活激活力。安德街道全面梳理辖区闲置空间、低效资产,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融合枢纽,推行“阵地换服务”模式,通过“公益+市场”的混合运营模式,让闲置空间变身服务载体。例如,智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引入书画工作室,开设美术培训、编程启蒙等课程,服务青少年200余人次,既破解了场地资源不足的难题,又为运营主体提供了发展空间,实现了多方共赢。
多元参与增效力。安德街道创新“居民点单、社区派单、机构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机制,通过“小马扎议事会”“网格议事厅”等载体收集需求80余条,分类孵化出“暖新工程”“银龄关爱”等4大类服务项目。针对新就业群体,街道构建“15分钟暖新服务圈”,在4处“暖新服务站”提供喝水休息、子女托管等服务,同时引导骑手担任“民情观察员”,反馈安全隐患40余件,实现“服务—反哺”双向奔赴。芦坊社区利用社区书记办公室建成创客空间,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外贸岗位就业服务、外贸岗位技能培训。
安德街道通过党建引领把方向、资源盘活搭平台、多元参与聚合力,不仅让闲置空间“活”了起来,更让社区服务“暖”了起来。下一步,安德街道将继续深化“公益+市场”改革,让社区运行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持久动能。
(通讯员 刘晓阳)
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