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
今年以来,德州市陵城区安德街道以网格化为笔,以服务管理为墨,当治理单元精细至“格”,服务触角延伸至“网”,传统基层管理便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从“管”到“治”、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的深刻转变。
安德街道的网格化体系,首先胜在“精”与“细”。街道将辖区科学划分为若干网格,将人、地、事、物、组织全部纳入其中,如同为基层治理安装了高精度传感器。网格员不再是遥远的行政符号,而是居民身边熟悉的“管家”,他们每日穿梭于街巷楼宇,能够第一时间感知民生温度、发现风险隐患、精准捕捉诉求。这种“毛细血管”式的覆盖,确保了信息上传下达的畅通无阻,实现了问题发现的“早”和“小”,为快速响应和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彻底扭转了过去“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治理困境。
安德街道将“服务”深深嵌入网格管理的基因。其网格化绝非简单的空间划分与责任包干,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网格员肩负着政策宣讲员、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安全守护员、便民服务员的多元角色。从为独居老人送去日常关怀,到协调解决邻里纠纷;从宣传最新的惠民政策,到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服务通过网格精准投送到千家万户。这种“服务上门”的模式,极大缩短了政府与居民的心理距离,使治理过程充满了人情味与烟火气,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此外,安德街道致力于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数智”赋能。通过整合党建、治安、城管、民生等各类系统平台,构建起集信息汇总、智能分拨、联动处置、反馈评估于一体的智慧指挥中枢。一个井盖破损、一处垃圾堆积、一项居民求助,一旦被网格员或智能感知设备捕获,便能即刻生成工单,自动流转至相关职能部门,处理过程全程可视,限时办结。这种“网格发现、平台吹哨、部门报到”的高效协同机制,显著提升了处置效率,实现了基层治理的“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让治理更聪明、更智慧。
(通讯员 孙露露)
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