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
今年以来,德州市陵城区糜镇聚焦“扫黄打非”工作重点,以宣传为抓手、实效为导向,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推动“扫黄打非”知识下沉村庄,切实净化基层文化环境,有效提升群众对非法文化的辨识能力与主动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分类宣传精准触达,覆盖重点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认知特点,糜镇开展分类宣传,确保宣传内容能精准贴合需求。一是村级护苗护成长,志愿者深入各村,在村级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集中组织学生,采用“趣味讲解+动画短片”的形式,结合日常接触的课外读物、网络使用场景,生动讲解非法绘本、盗版漫画及不良短视频的潜在危害,引导孩子们树立健康阅读与上网意识;二是村庄宣传入民心,村级宣传员深入各村开展“入户走访+院落宣讲”,用接地气的方言解读“扫黄打非”政策要点,手把手教村民辨别盗版书籍、非法报刊的关键特征,让政策知识听得懂、用得上。
阵地宣传全域覆盖,构建立体网络。依托线上线下多元阵地,糜镇打造全方位、无死角的宣传网络。一是线下阵地广布点,在公园、广场、村级服务中心等多个核心区域,设置“扫黄打非”宣传专栏,张贴主题宣传海报,悬挂横幅,让宣传内容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场景;二是线上阵地常发声,依托村级广播、微信群等群众常用渠道,推送“扫黄打非”知识科普、典型案例警示及举报方式等内容,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增强可读性。
创新宣传深化效果,增强参与互动。通过创新宣传形式,糜镇进一步提升宣传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让群众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一是知识竞赛促学习,在吉祥广场举办“扫黄打非”知识竞赛,设置必答题、抢答题等互动环节,吸引100余名群众踊跃参与,在答题比拼中深化对非法文化危害的认知;二是文艺宣传融理念,联合镇内文艺队编排快板、小品等“扫黄打非”主题文艺节目,在各村文化广场开展演出,以通俗易懂的台词、生动鲜活的表演,传递“抵制非法文化、守护精神家园”的理念,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教育。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糜镇“扫黄打非”宣传活动成效显著,有效覆盖广大群众,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下一步,糜镇将持续优化宣传方式,推动“扫黄打非”宣传常态化、生活化,切实将宣传成效转化为守护辖区文化安全、筑牢基层文化防线的坚实力量。
(通讯员 赵月伟)
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