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
今年以来,德州市陵城区安德街道积极探索以网格化管理为“小切口”,做精做细基层治理“大文章”,实现了服务效能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
织密网格,夯实治理根基。街道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方便管理”的原则,科学划分基础网格,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安德街道将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形成“街道—社区(村)—网格—楼栋(村民小组)”四级联动体系,确保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
精准服务,回应民生关切。辖区广大网格员变身“信息采集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和“便民服务员”,通过日常巡查、入户走访,第一时间感知社会风险、发现安全隐患、收集民情民意。对于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网格能够快速响应、及时上报、跟踪处置,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变“群众上门”为“服务下沉”,实现了对民生关切的精准滴灌。
多元协同,凝聚共治合力。安德街道注重发挥网格的枢纽作用,整合社工、物业人员、志愿者、下沉党员等多方力量,构建起“网格发现、街社吹哨、部门报到”的协同机制。通过网格工作平台,有效打破了部门壁垒,促进了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使得复杂问题能够联动化解,形成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街社联动”的共治共享新格局。
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效能。依托一体化信息平台和移动终端,网格员可实现信息快速上报、任务在线处理、结果实时反馈。大数据分析则为街道研判社情民意、预判风险隐患、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基层治理从经验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安德街道的实践表明,小小的网格,承载的是大大的民生。通过深耕网格化治理这一“微单元”,街道成功地将治理资源、服务力量渗透到基层末梢,有效激活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用精细化、智能化的“绣花功夫”,绣出了基层治理的新图景,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
(通讯员 孙露露)
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