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三下乡” |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到德州市临邑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2025-07-16 17:22:00 来源:青春临邑 作者:任瑶瑶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商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临邑县,开展了一场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深入乡村一线,在田间地头、企业工坊中感悟乡村振兴的活力,用青春力量为临邑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青春集结:整装待发启新程

  实践队率先参加了德州市“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暑期集中行动启动仪式,在庄严的动员中明确使命,带着“办实事、解民忧”的初心,开启了临邑乡村振兴实践之旅。

082fc9196d28dc60ed231c920c55592.jpg

  前杨新村:邂逅乡村新图景

  实践首站来到前杨新村,这里的发展面貌让实践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实践队走进忘忧花园,负责人介绍,花园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休闲空间,更凭借独特景致成为网红打卡地,有效带动了村级文旅经济发展。

  实践团队参观了盘龙里精酿啤酒厂、豆腐皮厂,全程参观了豆腐皮制作流程,在豆香中体会匠人坚守与传统美食的文化底蕴。

  前杨忘忧书院民宿将书卷气与乡村风情完美融合,负责人为成员们分享了民宿带动村民就业、促进村集体增收的故事;在前杨幸福院,大家陪老人们吃饭、聊天,送去青春的温暖;村史馆内,老照片与旧物件记录着村庄变迁,让团队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深刻内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宿安乡:芦笋产业绘就致富路

  团队走进宿安千亩芦笋农场,连片的芦笋田绿意盎然。负责人介绍,芦笋种植亩产效益突出,且带动了系列加工产品发展,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在芦笋金蝉养殖基地,“芦笋+金蝉”的立体种养模式引人注目,该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为农民增添了增收渠道。

  加工车间里,芦笋被制成芦笋茶、芦笋面条、芦笋啤酒等一系列产品,延伸了一系列产业链条。团队成员化身“助农主播”,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向网友推介这些特色农产品,详细讲解芦笋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1个多小时的直播吸引了大量观众关注,用实际行动助力农产品销售。

图片

图片

图片

  临盘街道:科技赋能现代畜牧业发展

  临盘信和牧业的自动化养鸡场让实践团成员们直观感受科技对现代畜牧业的变革。鸡舍内温度、湿度实现自动调控,喂食、清粪全程机械化操作,既提升了养殖效率,又保障了鸡蛋品质。成员们也参与体验了捡拾鸡蛋,并真切体会到了科技为传统畜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图片

图片

图片

  后乔村:宣讲凝聚振兴共识

  最后一站,实践队来到后乔村村委会,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宣讲。队员张玉娇结合几天来的所见所闻,向村民们讲述其他村庄的发展经验,解读国家的惠农政策,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图片

图片

  此次临邑之行,实践团成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用实践感悟乡村振兴密码。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收获转化为奋进力量,坚定未来继续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决心,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绚丽绽放!

  团县委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拓宽服务渠道,完善政策支持,为广大学子搭建更多实习实践平台,让更多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初审编辑:郭超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