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超
德州市宁津县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宁津杂技历史悠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代又一代宁津杂技人的不断创新发展,成就了宁津杂技“惊、险、奇、美、新”的艺术特色。
近年来,宁津杂技人创新求变,促进杂技创新发展。宁津县将传统杂技与红色文化融合、与体育项目融合、与现代马戏融合,参与创作演出了大型情景剧《水浒天风》《徽韵》《长城》《足踏青春—球技》《半山梦影—高拐》等创新型节目,为杂技艺术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宁津县多项杂技作品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山东杂技魔术大赛一等奖”“长河文艺奖”等奖项。在2023韩国世界杂技艺术节上,宁津县杂技团表演的《大飞轮》获得最佳作品奖,在国际舞台上画出璀璨的宁津符号。
“现在的杂技表演环境比原来好太多了,演员艺术生命的长度和宽度都得到了拓展。年轻人的接续传承,让过去讨要生活的手段发展成一门艺术。”宁津杂技团团长高书新说。
宁津县不断创新思路、模式和机制,大力促进杂技文化传承和杂技产业化,着力推动宁津杂技的艺术品质、教育阵地规模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实现跨越式发展。宁津县打造山东省唯一个公办杂技艺术学校,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宁津杂技事业。
“宁津县将杂技文化与城市文旅、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每年推出1000多场杂技下乡演出,推进杂技走进群众、走进生活。”高书新说。
宁津县打造传承宁津杂技文化的杂技文博馆和以杂技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特色文化旅游小镇、特色文化景区,持续提升杂技文化品牌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
目前,宁津县围绕“创建以宁津杂技为主要内容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广泛拓展“杂技+演艺”“杂技+研学”“杂技+数字”等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聚力打造以杂技为核心元素的文化IP,进一步擦亮“中国杂技发祥地”金字招牌,使杂技成为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文化名片,促进宁津杂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杂技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宁津力量。(通讯员 韩晓超 高雯雯 张艳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