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红绸翻飞映笑脸,锣鼓声声闹元宵。2月11日,元宵佳节来临之际,德州市宁津县大柳镇一场场文化盛宴为传统节日注入鲜活气息。各村的非遗秧歌、传统锣鼓轮番登场,在传承与创新中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让群众在浓郁的年俗中品味文化之美。
在大柳镇“村村都有大明星”“四季村晚”活动现场,来自李胡秧歌队的队员们身着喜庆的服饰,排着整齐的队伍,舞着彩色的扇子,喜气洋洋地扭着秧歌。李胡秧歌作为一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远近闻名,秧歌技艺的队形有入场、剪子股、圆场、扭八字、双十字结、单十字结、蟒蛇脱皮等,中间穿插有太平车、划船、小毛驴、傻小子、傻姑娘、傻老婆等表演。围观村民纷纷表示:“秧歌一扭起来,节日的氛围就浓起来了!”
茂孙村的锣鼓也“不甘落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锵锵锵……随着激昂的鼓点响起,十几名鼓手挥动鼓槌尽情的擂,大钵合着节拍紧密配合着敲,鼓乐齐鸣,声声入耳,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茂孙村锣鼓队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表达心中对元宵节的美好祝福和喜悦之情,同时让村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佳节民俗文化的魅力。
据悉,春节期间全镇共开展民俗展演37场,组建非遗传承志愿队12支,培养青年传承人32名。“每一场热闹非凡的活动,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礼赞,更是传承与弘扬。大柳镇将积极探索非遗传承的新路径,深耕‘厚德大柳’文化沃土,通过创新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大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胜说。(通讯员 张晓敏)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