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这两天听了听大伙儿对乡村振兴、发展产业的想法。既能为村里产业升级找方向,也能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些实在建议。”3月25日,德州市宁津县人大代表、保店镇红庙李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国华正在村里走访调研。这位人大代表,用三十余年扎根基层的坚守,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产业振兴,蹚出富民新路
曾经的红庙李村以传统农业为主,村民收入微薄。1986年上任伊始,张国华就带领村民探索产业转型之路。他牵头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村民亩均增收2000余元。2009年,他敏锐捕捉到家具产业商机,扶持村民朱会峰创办丰达木器厂,如今该厂年产台球桌2000余套,吸纳本村30余名劳动力就业。“要让土地生金,更要让产业富民。”张国华实地调研村内企业,为各企业积极建言献策。2024年,红庙李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
民生为本,做好幸福保障
“人大代表就是要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每月的“村民说事日”,张国华雷打不动地在人大代表个人工作室接待群众。30年来,他累计协调解决宅基地纠纷、饮水安全等民生问题600余件。针对留守老人用餐难题,他多方筹措建成“幸福食堂”,创新“15号聚餐日”制度,每月组织留守老人共餐,同步开展健康义诊、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张国华了解到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留守老人较多,牵头成立“银龄互助小组”,组织65岁以上老党员结对帮扶留守家庭,累计调解邻里纠纷80余起,开展“敲门行动”40余次。
依法履职,传递基层声音
作为宁津县人大代表,张国华始终将“为民代言”作为使命。在走访中发现农村电商人才短缺问题后,他深入企业、农户进行调研,收集意见建议后归纳成《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建议》,同时推荐本村20余名年轻人才参与“三万人才大培训”电商直播专场活动。现在,红庙李村木器产品布局淘宝、快手、抖音等平台开启带货新热潮,通过直播带货走向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带动企业增收20万元。
“像张国华这样的人大代表是保店镇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保店镇人大聚焦民生关切,全镇7处代表站室接待来访选民,登记在册的涉及道路安全、农业灌溉、关爱儿童等领域建议276条,推动87个村落实民生实事261件。”保店镇人大主席杨娇说。下一步,保店镇人大将继续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奋力书写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的生动答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通讯员 张钧柯)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