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我家孩子之前遇到法律难题,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想到法律援助中心及时伸出援手,不仅免费提供帮助,还一路耐心指导,现在问题圆满解决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德州市宁津县大柳镇小郭村张斌,满含感激地向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说道。
近年来,宁津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三维聚力”机制为重要举措,全方位优化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
深耕法治教育,厚植护苗沃土。宁津县法律援助中心紧紧把握春秋开学季这一关键节点,精心策划“开学第一课”法律进校园活动。针对学生、家长和教师群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方位增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同时,组建关爱青少年志愿法律服务团队,深入校园、乡村、公园等地,通过现场咨询、发放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2025年以来,先后发放宣传材料4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5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的维权意识。
打造暖心品牌,传递司法温度。依托“法援三部曲”惠民品牌,针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实行“四优服务”,即优先解答、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对特殊情况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当天受理指派,并合理安排承办人员。此外,针对留守、困境、残疾儿童,推出“预约办”“网上办”等便民服务,主动将法律援助从“窗口”延伸到家庭和校园。宁津县还专门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室,在“12348”设置热线专席,提供全天候服务并落实首问负责制。2025年以来,已受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3件。
联动多方力量,织密防护网络。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发挥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作用,开展专项普法,依法减免公证、司法鉴定等在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发生的费用。在部门协作上,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部门建立会商协作机制,依托12个司法所及公检法、残联、妇联等相关职能单位设立的3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构建“大法援”联动体系,为未成年人获得法律援助提供更便捷的服务。2025年以来,法律援助站共解答未成年人法律咨询15件。会商协作机制启动后,案件办理周期平均缩短1天。
“三维聚力”机制实施以来,法治教育覆盖全县80%中小学,惠及师生及家长群体800余人次,权益受侵害案件办结率达100%,服务满意度达100%。构建起“事前预防有广度、事中响应有速度、事后帮扶有温度”的全周期保护体系,切实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守护伞”。(通讯员 尹雪莲 李丙坤)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