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鲁班成长记:宁津职专附属幼儿园木工坊里的梯度启蒙教育

2025-05-09 11:12:30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晓琳

  “叮叮——当当——”近日,走进德州市宁津县职业中专附属幼儿园的木工坊,锤子的敲击声与孩子的欢笑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5岁的小宇正戴着护目镜,小心翼翼地将一块打磨光滑的木板嵌入凹槽,兴奋地向同伴展示:“看!我的‘鲁班锁’成功啦!”在这里,3至6岁的“小鲁班”们通过分龄化、沉浸式的木工课程,在敲打刨锯间悄然解锁创造力与工匠精神的“成长密码”。

  梯度进阶:从“感知木趣”到“匠心筑梦”

  园长指着墙上贴满的“项目任务卡”说:“我们从‘工具认知’到‘创意实践’再到‘系统工程’,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工匠节奏’。”小班“木趣初探”,萌娃们穿上定制版“工匠围裙”,用软木锤敲击彩色木钉,触摸不同纹理的木料,在“木头会唱歌”“年轮的秘密”等游戏中激发探索欲。中班“创意工坊”,孩子们化身“小小设计师”,用安全锯裁切几何木片,制作生肖挂饰、卡通相框,木屑飞扬中锻炼手眼协调与空间思维。大班“工程挑战”,团队合作搭建“迷你长城”“太空基地”,运用量尺、水平仪等工具精准测量,甚至尝试传统榫卯结构,在“失败-改进-成功”的循环中培养抗挫力。

  安全护航:在“风险教育”中培养自主力

  面对家长对工具安全的关切,园所创新推出“三维防护体系”:一是工具分级管理:按风险等级标注“红黄绿”三色,电磨机等“红色工具”需教师一对一指导;二是安全情境教学:将《小锯子守则》编成童谣,通过“护具穿戴比赛”“安全隐患找茬”游戏强化意识;三是风险评估实践:幼儿操作前需自主检查工具状态,填写“安全自查表”。令人惊喜的是,大班幼儿已能像“安全督导员”提醒同伴:“钻孔时要固定木料,就像鲁班爷爷教的那样!”

  跨界融合:一块木料里的“全人教育”图谱

  木工坊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成为STEAM教育(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的鲜活载体。数学启蒙:制作七巧板时,孩子们比较三角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关系;工程思维:搭建“拱桥模型”探索承重结构稳定性;美学创造:用天然植物染料绘制木纹,感受年轮与色彩碰撞的艺术之美;文化传承:墙面《鲁班造锯》连环画、元旦木刻灯笼,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教师田秀琪展示幼儿的“项目日志”——稚嫩的图画记录着从设计草图到改进方案的完整过程,见证STEAM素养的萌芽。

  木工坊内,墙面装饰着鲁班故事和榫卯结构图解,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田秀琪老师提到:“我们不仅培养‘小木匠’,更希望孩子们理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讯员 刘晓兰)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