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近日,走进德州市宁津县时集镇博古张村,一条笔直崭新的水泥路贯穿村庄。这条全长300米、宽5.5米的民生路,凝结着村党支部的为民初心、企业家的桑梓情怀和村民们的共建热情。“以前这条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党支部带着大伙儿把路修好了,出门再也不用看天气了!”村民张大爷的感慨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
长期以来,博古张村南处的道路状况一直是村民心中的“痛点”。面对这一难题,村党支部依托红色基金平台,通过“党建带群建”模式发起修路倡议。在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企业家和村民纷纷响应,形成了多元参与的共建格局。山东永旺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明礼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个人出资4.3万元,为道路修建注入第一股资金支持,村里的13户村民也纷纷响应,联合出资1.22万元,这笔钱就像及时雨,不仅解了大家的难处,更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党员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在为咱这个大家庭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在臧庄村,同样因红色基金的推动,一条联通园区和村庄长200米、宽7米的道路焕然一新。宁津县三利板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臧国立以红色基金形式出资10万元,对道路进行修缮,既便利了村民出行,又优化了企业运输环境,实现了村企共赢。“路修好后,不仅村民出行方便了,我们企业的物流效率也提高了,这是真正的惠民利企!”臧国立说道。
红色基金的引领,让博古张村的“党群共建”与臧庄村的“村企联动”相得益彰。它不仅破解了资金难题,更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如今,两条“幸福路”不仅畅通了村庄的脉络,更铺就了党群同心、共谋发展的康庄大道。
今年以来,时集镇共举办“红色基金”募捐活动10余次,筹措资金36万余元用于道路、广场、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红色基金”严格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由村级议事会组织实施、定期公示公开、镇级协助的资金管理方式,遵循申请、动议、公示、审批等4个使用流程,将资金精准投向孝老食堂、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真正实现汇聚民力办实事。(通讯员 刘思奇)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