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当儿童节的欢乐与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相遇,德州市宁津县大柳镇积极探索“节日+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5月30日,一场传统与成长交融的文化盛宴在大柳镇鄄子小学精彩上演。
该校以“童趣六一·粽情端午”为主题,通过庄严的入队仪式、沉浸式体验与创意活动,带领孩子们解锁双节的别样打开方式。
在庄严的少先队入队仪式上,来自鄄子小学的新队员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大队辅导员带领新队员宣誓时说:“将入队仪式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就是要让孩子们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厚植爱国情怀。”老队员为新队员系红领巾的环节,不仅完成了成长的交接,更传承了红色基因。
在“家校共育文化传承”计划推动下,鄄子小学的包粽子体验区,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折叶、填米、捆扎等工序。同学们都兴奋地说:“自己包的粽子特别香甜,更让我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目前,此类体验活动已成为大柳镇传统文化教育的常态项目。包粽子体验区变身“传统文化课堂”,这场劳动实践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传统手艺,更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到端午习俗背后的文化温度。
教室里,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同样精彩纷呈。通过动画短片《端午奇妙游》,孩子们穿越千年了解节日起源;在端午知识竞赛环节中,“端午五毒是哪五种动物?”等趣味问题引发热烈抢答。这种“一校牵头、多校联动”的模式,形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协同效应。家校共欢庆:成果展见证成长与传承。
在学校举办的“双节成果联展”上,学生们的诗词书法、手抄报等作品精彩纷呈。特别设置的“家校合作展区”展示了亲子共同创作的端午文创作品。大柳镇分管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展示平台既展现了教育成果,更凝聚了家校社三方育人合力。”
此次活动是大柳镇教育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大柳镇将继续深化“传统节日+思政教育+劳动实践”模式,通过多方协同联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筑牢文化根基。(通讯员 王宁)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