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大曹镇: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新气象 文明实践滋养百姓新生活

2025-07-02 15:59:31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6月30日,在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辛庄村,一场浸润人心的移风易俗惠民演出正如火如荼开展。队员们用充满活力的舞姿诠释着移风易俗的新内涵。一抹抹志愿红,是红白理事会倡导的节俭新风;一支支啦啦队,是巾帼志愿者组建的文明宣传队;一场场“一村一年一场戏”的惠民演出,正是宁津县大曹镇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生动实践。镇村干部与群众携手同心,通过创新举措、典型引领和暖心服务,打破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绘就出一幅和谐美丽的新画卷。

  多元宣传广动员,营造文明新风浓氛围

  宁津县大曹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工作。

  线下,一抹抹靓丽的“志愿红”穿梭于集市、村庄、社区、企业,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街头巷尾。文艺宣传队编排新时代广场舞、小品、三句半等节目,深入各村巡回演出30余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文明新风;线上,则通过微信群等平台,推送移风易俗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等内容,覆盖全镇1.2万余常住居民。通过开展“移风易俗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吸引300余名群众参与,有效提升了群众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制度建设强保障,构建长效管理新机制

  宁津县大曹镇以村民自治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根。各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红白事操办标准、流程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东梁村经村民商议后明确规定“红事彩礼不超过10万元,宴席不超过15桌;白事办理不超过3天,不搞攀比宴请”。各村推选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本村红白事协调指导。西谭村的红白理事会主动帮助村民制定红白事预算清单,协调解决场地、人员等问题。

  目前,全镇73个村均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村民自治管理机制,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邻里互助办实事,凝聚乡风文明新合力

  宁津县大曹镇深挖“邻里互助”传统,以“互帮、互学、互促”为纽带,为移风易俗注入温暖底色。

  各村自发组建“红白事互助队”,由热心村民、乡村厨师、手艺人等组成,免费为办事家庭提供桌椅搬运、菜品制作、仪式主持等服务。大曹村王大姐家孩子结婚时,互助队30余名村民主动上门帮忙,从布置场地到安排宾客,全程协作配合,既热闹又节俭。

  同时,大曹镇倡导“共享婚丧用品”模式,村民将闲置的拱门、音响、餐具等统一登记造册,通过村微信群实现资源共享,租赁费用仅收取象征性成本费。针对高龄、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镇政府联合村“两委”提供丧葬全程代办服务,从联系殡葬车辆到处理善后事宜,让“身后事”不再成为群众的负担。这些充满烟火气的互助举措,既传承了乡土情谊,又让移风易俗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宁津县大曹镇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民心工程、铸魂工程系统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文明新风已如春风化雨浸润大曹沃土:婚丧嫁娶从简办理成为新时尚,邻里互助蔚然成风,村容村貌焕发崭新气象。“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双轨机制,通过党员示范岗、道德评议会、积分超市等载体,让勤俭节约、崇德向善的文明理念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让文明之花在大曹镇的阡陌巷陌间常开长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道德滋养!(通讯员 付需健)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