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老师,这个绿书签好漂亮,它代表什么意思呀?”7月2日,在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桃源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围在老师身旁,好奇地询问着,而老师手中拿着的,正是“护苗绿书签”。此刻,一场特别的“扫黄打非”宣讲活动悄然拉开帷幕。
“同学们,如果把我们的思想比作花园,那么这些有害的出版物和信息就像是藏在花园里的‘害虫’和‘杂草’,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让我们原本美丽的花园变得荒芜。”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形象地向孩子们讲解了“扫黄打非”的意义。同时,还通过展示非法出版物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认识并辨别其与正规出版物的区别,让孩子们了解到非法出版物不仅印刷质量差,还可能包含错误的思想观念、暴力、恐怖等内容,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生活中哪些信息属于‘扫黄打非’打击范围?”“如果发现身边有非法出版物或网络有害信息,应该怎么做?”在互动环节,志愿者精心准备了“扫黄打非”相关知识问答,孩子们积极举手抢答,在一问一答之间,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扫黄打非”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现场气氛热烈。此外,志愿者还向师生发放了“绿书签”和宣传资料,详细讲解了“绿书签行动”的意义,倡导大家购买、阅读正版书籍,支持正版出版物,绿色阅读、文明上网。
志愿者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熟练掌握了“先鉴别、再隔离、速报告、善举报”四步法。“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扫黄打非’的知识,我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弟弟妹妹,远离坏书,一起做‘扫黄打非’的小卫士。”参加活动的学生说道。
此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扫黄打非”知识真正入脑入心,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鉴别能力,更在校园内营造起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宁津县大曹镇将继续通过常态化宣传、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专项整治等行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全环境立德树人机制落地生根,为孩子们撑起健康成长的‘保护伞’,让崇德向善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助力青少年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筑牢人生根基。”大曹镇党委书记李玉磊表示。(通讯员 邢龙宵)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