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保店镇人大:“彩虹微宣讲”促进移风易俗“结硕果”

2025-07-09 15:13:30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高额彩礼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盲目攀比的升学宴、生日宴大摆排场,更滋生了虚荣之风。我们应该摒弃这些陋习,自觉抵制铺张浪费,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在提升生活品质上。”7月8日,德州市宁津县保店镇人大组织代表走进黄河大集,开展彩虹微宣讲活动。代表们化身“文明宣讲员”,围绕“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厚养薄葬、健康生活”等内容,用“案例 + 解读”的形式宣传移风易俗。

  保店镇人大代表高金丽说:“咱说的都是土话,讲的都是身边的真事儿,我们用这种微宣讲的方式,把高价彩礼和铺张浪费这些‘老毛病’的危害讲清楚,老百姓能接受,也更认可。”今年以来,保店镇聚焦“强阵地、优机制、亮品牌”工作思路,推出“彩虹微宣讲”“彩虹智囊团”“彩虹连心码”“彩虹文化圈”等微品牌特色活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代表履职水平。

  建好微阵地,发挥代表宣传大作用。今年以来,保店镇人大推出“彩虹微宣讲”品牌活动,注重打造群众身边的宣传“微”阵地,将移风易俗宣传搬进农家小院、村文化广场、“黄河大集”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家风故事会、快板说文明、移风易俗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开展各类“微”宣讲30余场,将政策宣传转化为群众常接触、感兴趣、易参与的“寻常事”。

  创新云平台,推动文明新声全覆盖。充分利用“空中彩虹桥”线上大喇叭宣传渠道,大力推送政策理论、移风易俗知识、主题宣讲活动等内容近30篇,宣传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正面典型,利用品牌活动的开展架起了服务群众的空中彩虹桥,把理论宣讲“搬”到群众“家门口”,“挪”到田间地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观念,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架好连心桥,激发群众参与新动能。保店镇人大在宣讲的基础上,增加倾听民声的互动环节,零距离了解群众政策需求,解答群众实际问题难题,实现党的理论和政策高效落地、群众诉求就地收集,身边小事快速解决,绘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图景。同时组织代表对移风易俗进行专项调研,督促各村积极落实“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议”制度,发放“移风易俗大礼包”和代表联系卡,引导广大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

  “‘彩虹微宣讲’广受群众欢迎,在于它内容实、形式活、效果好,代表们用身边人、身边事讲理论、讲政策,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和人大代表发挥好党和人民“连心桥”作用要求高度契合。我们把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与代表履职有机结合起来,把‘彩虹微宣讲’和打造‘流动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有机结合起来,在拓宽服务群众渠道的同时,有效拉近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保店镇人大主席杨娇说。

  下一步,保店镇人大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通过“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宣讲活动,把党的好声音和惠民新政策送到群众身边,让微宣讲释放大能量。(通讯员 段美美)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