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大柳镇政协委员联络室精准助推村路建设

2025-07-11 18:02:00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路扩宽了,不仅看着舒心,走着也顺畅多啦!安全多啦!”7月11日,家住德州市宁津县大柳镇孟金寺的刘猛看着新修好的马路,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开春以来,宁津县大柳镇的小马村、万柳社区、张斋村、大西村通村道路上,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机械轰鸣中,挖掘机长臂灵活挥舞,运输车往来穿梭不停,压路机、推土机、拖拉机全速运转;附近村民也纷纷加入,投工投劳平整路面、搬运沙石、清理杂物房,施工现场繁忙而有序。

  这股修路热潮的掀起,源于大柳镇政协委员联络室组织的“四下基层”走访。走访中,政协委员们了解到,这些村庄的通村道路因年久失修,普遍存在破损严重、路面狭窄、积水难行等问题,不仅会车困难,每到交通高峰期更是拥堵不堪,群众对道路改造提升的意愿十分强烈。

  群众的期盼就是工作的方向。针对发现的问题,大柳镇政协委员联络室组织召开协商座谈会,与会人员踊跃建言献策,着力破解道路修建中的难点、堵点。考虑到不同村庄的实际需求,施工方案也因地制宜:

  小马十字路口作为区域交通枢纽,此次扩宽工程聚焦通行效率与环境提升。向四个方向延伸120米的路段,将从原7米宽度拓至15米,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中间设置隔离护栏,大幅提升车辆通行能力,有效缓解高峰期拥堵;同步推进强电弱电全部入地,移除空中杂乱线缆,清理沿街违规搭建,统一商铺门头风格,让街面更显整洁有序;配套排水工程重点升级地下管网,增设雨水收集井,确保汛期能快速排出路面积水及周边村庄涝水,让这个路口既成为区域交通的“畅行节点”,也成为乡村面貌提升的“亮眼窗口”。

  万柳社区依托聚居区人口密集、功能多元的特点,规划建设的高标准水泥路不仅采用高标号混凝土浇筑,还特别设置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标识,保障出行安全;配套工程更是精益求精,绿化、亮化、美化一应俱全,沿线安装太阳能路灯,实现夜间照明全覆盖,点亮村民夜间出行路;同时铺设雨污分流管道,解决汛期积水难题,让这条道路既成为社区的“颜值担当”,更是便民利民的“舒心通道”。

  张斋村则从村民日常往来、物资运输的实际需求出发,重点打造便捷实用的通村公路。道路设计以“通达性”为核心,在原有路基基础上拓宽至4.5米,选用适合乡村路况的水泥铺设,既降低车辆行驶噪音,又能适应农用机械往来,路口处设置简易交通标识,方便外来车辆识别,让这条串联起家家户户的公路,成为村民走亲访友、木器运输的“便民纽带”。

  大西村聚焦农业生产痛点,将田间大路改造作为助力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结合村内耕地分布和种植结构,重点对连接田间地头的主干道进行拓宽平整,路面宽度扩展至5米,满足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通行需求;道路两侧预留排水沟,解决雨季农田积水倒灌问题;让这条“田间动脉”直接通到地块旁,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筑牢交通基础。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大柳镇还积极发动各方力量:政协委员主动担当,群众热情参与,企业家踊跃捐款捐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修建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添砖加瓦,目前已全部竣工。

  “一条条通村道路的升级改造,不仅将解决群众出行难题,更将为乡村发展打通‘血脉’,铺就乡村振兴的坚实坦途。下一步,大柳镇将持续加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干净整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胜说。(通讯员 郭炳恒)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