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张大爷,今儿天儿热,快进屋凉快凉快,大包子还得等会儿出锅呢。”7月10日,德州市宁津县保店镇庞庄村幸福食堂正在开展聚餐活动,10多位志愿者分散在洗菜池、灶台旁,手脚麻利地忙活着。今年以来,保店镇以“同心聚力暖阳食光”品牌为引领,通过健全志愿队伍、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幸福食堂志愿服务走深走实,以“小食堂”的烟火温暖,托举起老年群体的“大幸福”。
建强队伍,“小食堂”编织“大幸福”
为积极解决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保店镇积极成立“同心聚力 幸福食光”志愿服务队伍,吸收党员、公益岗、红白理事会成员、退休教师等群体120余人,推动31个村高标准建设幸福食堂。
“办好幸福食堂,不仅是为老年人提供一顿免费餐食,更是传递一份关爱,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有了这些志愿者们的支持和加入,我们开办幸福食堂更有信心了。”庞庄村幸福食堂志愿服务队伍负责人说。
同时,志愿者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留守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的模式,同步开展政策宣传等延伸服务,年均服务老人就餐和送餐服务2000余人次,不断畅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
强化服务,“小温度”传递“大爱心”
“小暑时节,人体气血外张,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志愿者正在开展“餐前一刻钟讲堂”活动,帮助老年人学习健康知识。
在这里,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精彩纷呈,从传统美德故事分享,到反诈知识宣讲;从垃圾分类科普,到移风易俗宣讲……多样化的文明实践活动让老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感受文明实践的温暖。“我年纪大了眼花,报纸上的小字瞅着模糊一片,在这里不仅有志愿者给我们做饭,还给我们测视力,免费配老花镜,与老人们一起聊天解闷,心里可暖和了。”红庙李村老人迟金萍说。
今年以来,保店镇将幸福食堂与文明实践融合,开展集文化活动、健康义诊、爱心理发等志愿服务系列活动26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立足老年群体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整合资源构建“志愿+养老”综合服务模式。
功能拓展,“小民生”牵引“大发展”
“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环境卫生怎么整治?”“红白事怎么简办?”志愿者充分发挥“幸福食堂”的纽带作用,将幸福食堂作为辖区群众反映问题和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也作为宣传政策方针、化解矛盾纠纷、研究惠民事项的有效载体,精准把握基层脉动,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在幸福食堂聚餐时,志愿者引导群众参与村内协商议事内容,将参与权、决策权交给群众,实现了‘为民做主’向‘请民做主’的转变,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真正让群众‘当家作主’。”保店镇二堂苏村党支部书记张杰杰介绍。
今年以来,保店镇志愿者通过幸福食堂收集老年群体意见建议120余条,并全部得到解决,促使村“两委”公信力大幅提升,邻里矛盾大幅下降。
“一老一小”,不仅是老百姓的“揪心事”,也是党委、政府的“心头事”。下一步,保店镇将继续探索文明实践与幸福食堂深度融合模式,将群众“身边食堂”建设成为老年人幸福家园,继续打造具有“烟火味、人情味、文化味”的“志愿服务圈”,为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交出一份“保店答卷”。(通讯员 张钧柯)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