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伙儿都坐的近近的,这马扎一摆,就像自家人凑一块儿聊聊家常,今天咱们讲讲这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7月22日上午,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兴业新村广场上开展“红马扎·面对面”红色故事宣讲活动,通过贴近群众的宣讲方式让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马扎为媒 乡音传薪
“这个帽子上的红星是什么意思呀?”孩子指着老照片问。“这红星啊,就像夜空里的北斗星!当年红军戴着它翻雪山过草地,现在咱们日子好了,可这颗星得永远亮在咱心里!”党支部书记用浓重的宁津方言,将冀鲁边区抗战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今年以来,大曹镇以“红马扎”为灵活载体,将理论宣讲从会议室搬到树荫下、胡同口。30名由老党员、道德模范组成的“草根宣讲团”,志愿者与群众围坐一圈,用“拉呱”“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红色故事和革命英雄,传播红色文化精神。
互动问答 薪火相传
“红军长征时没吃没喝,为啥还能坚持?”抛出问题,现场立刻炸开了锅。“因为心里有信仰!”“现在咱们过上好日子,可不能忘了本!”在大曹镇兴业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员和孩子们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宣讲红色故事,你一言我一语中,红色精神自然流淌。
互动问答让宣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宣讲员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再现革命场景,在问答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温度和活力,孩子们反响热烈。当今年四年级的小雨薇答出“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坚定信念、不怕牺牲”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知行合一 精神落地
宁津县大曹镇注重将宣讲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推出“红色故事+志愿服务”模式。宣讲结束后,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健康驿站的血压计忙个不停,政策咨询台的“红马甲”们耐心解答……这种“理论+实践”的宣讲模式,让红色精神从“耳边”走进“心间”,更化作服务群众的实在行动,推动红色精神落地生根。
“我们要让每个红马扎都成为传播火种的‘微阵地’!既要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又要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以‘小切口’讲述‘大道理’,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红色课堂开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为建设‘活力新城、幸福宁津’贡献大曹力量。”大曹镇党委书记李玉磊表示。
夕阳西下,兴业新村广场上的红马扎渐渐空了,但那些带着温度的红色故事,已在乡亲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正如村民陈德荣所说:“这红马扎啊,坐得近,听得真,记得牢!”(通讯员 胡亚男 徐金月)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