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大曹镇以“榜样力量”引领风尚 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2025-08-08 11:24:00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8月6日,在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大曹集上,王秀莲攥着刚买的花布,跟相熟的摊主搭话,提起女儿出嫁的事,她自豪地说:“当时就跟男方说,彩礼意思意思就行,你看现在,小两口自己攒钱买了车,日子过得踏实着呢。”如今,像王秀莲这样的“新风带头人”,在大曹镇73个村已有136名,他们用看得见、学得到的行动,让移风易俗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大赵村村民杨福贵是出了名的“老传统”,如今逢人就念叨简办的好处。去年老伴走时,他原本请好了鼓乐班,连20桌席的菜都订了。“红白理事会的人来劝,说现在都兴简办,省下的钱能做更实在的事。最后就吃的大锅菜,省下的钱给孙子买了台学习机,他现在放学就抱着学,比啥都强。”如今他成了村里的“简办宣传员”,每次村头大喇叭广播,他总抢着说两句“摆席撑面子,不如给娃攒底子,这账得算明白”。

  宁津县大曹镇组建“新农人新风队”,吸纳年轻党员、新思想青年等32人任“新风观察员”。他们拍摄移风易俗短视频,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浸润群众移风易俗新思想。西李村新思想青年宋博拍摄的微视频《移风易俗幸福长》,正传递着健康的婚恋观。“天价彩礼不可取,喜事新办幸福长”这股新风气让婚姻回归本真,摒弃攀比彩礼的陋习,主张婚事从简、注重情感,这种理念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营造了节俭文明的社会风尚,让幸福不因物质攀比而变质,反而在简约真诚中更加绵长。

  宁津县大曹镇把移风易俗和家风建设结合,村民们带着自家的“传家宝”到村委会——有的是爷爷传下的“勤俭账本”,记录着几十年来办事开销的变化;有的是父母手写的“处事格言”,写着“办事讲情义,不在排场大”。现在,村民给孩子讲农事时,总会顺带说上一句:“咱种地要顺天时,过日子要守家风。”现在田埂上,常能听见村民教孩子认庄稼时顺带说:“你看这麦子,要扎根土地才长得壮;咱过日子,守着好家风才走得远。”

  如今的大曹镇,田间地头少了攀比摆阔的喧嚣,多了互助实干的热闹。红白理事会的账本上,简办记录从每季度几起到现在的二十多起,移风易俗在这里,早已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春耕秋收的生活节奏,长成了庄稼地里的新习俗。(通讯员 付需健)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