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8月11日,宁津县刘营伍乡组织志愿者走进当地刘旺言村非遗蟋蟀罐制作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非遗深度融合,让“敬业、诚信、和谐、文明”等价值理念在匠心传承中落地生根。
活动现场,泥土芬芳与文化气息交织。志愿者与蟋蟀罐制作技艺传承人一起,在观摩匠人揉泥、塑形、雕刻等传统工序的过程中,聆听非遗背后的文化故事。“制作蟋蟀罐讲究‘三分塑形、七分打磨’,一步都不能偷懒,这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敬业’本分。”传承人一边演示手打塑形,一边向志愿者讲述手艺里的坚守。志愿者们借机解读:“说得真好,其实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敬业’,无论是做什么,都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针对蟋蟀罐制作和销售中“以质取胜、童叟无欺”的行业传统,志愿者现场结合“诚信”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产品质量的规定,分享“诚信经营赢口碑”的身边案例,引导传承匠人和现场制作工人将“诚信”理念融入制作与销售全过程,让文明理念惠及更多群众。同时,志愿者结合蟋蟀罐文化中“以罐会友、以虫结缘”的社交内涵,和传承人探讨了“和谐”“文明”“友善”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文化场景中共同感受价值观的温度。
此次活动以非遗为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纸面”走向“实践”,从“说教”变为“体验”。下一步,刘营伍乡将继续探索“非遗+价值观”宣传模式,深挖本地非遗中蕴含的诚信、敬业、法治等精神内核,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沃土。(通讯员 阚淑娟)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