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张大庄镇:非遗律动奏响法治乡村“交响曲”

2025-08-16 08:36:38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为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进一步丰富群众法治文化生活,近日,德州市宁津县张大庄司法所、镇宣传办、镇综合文化站等部门联合举办“非遗传承添活力,普法宣传入人心”主题普法活动。

  鼓点铿锵,法治精神随秧歌飞扬。活动现场,锣鼓喧天、秧歌欢腾,张大庄镇传统锣鼓秧歌队以热情洋溢的表演拉开序幕。表演间隙,普法志愿者巧妙穿插法治知识问答环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问题,吸引群众踊跃参与。“这种形式既热闹又接地气,让我们在欣赏非遗的同时学到了法律知识!”村民王大姐笑着说道。

  非遗普法,宣传品传递“法治温度”。司法所在活动现场设立咨询台,为群众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印有法律标语的小扇子、宣传页等宣传品,一边结合农村常见矛盾纠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赡养继承、婚姻家庭、电信诈骗防范等法律知识。“阿姨,这份《老年人权益保障指南》您收好,遇到问题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志愿者小李耐心叮嘱道。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发放宣传品15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余人次,让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到法治的关怀与温度。

  非遗工坊搭建普法“新阵地”。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将普法阵地延伸至“沈氏扒鸡”这一非遗美食传承老店。店内精心布置了普法宣传角,张贴着与生产经营、消费权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图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师傅在讲述扒鸡技艺故事之余,更化身为普法宣传员,结合非遗保护、食品安全、诚信经营等话题,向顾客和邻里分享切身感悟与法律知识。沈师傅感慨道:“保护好咱的老手艺,也要守好法律底线。在店里普法,能让更多人知道,做良心美食和守法经营是一回事!”店铺化身法治文化驿站,让非遗的醇香与法治的清风在此交融弥漫。

  当非遗遇上法治精神,传统与现代撞出了奇妙反应,以文化滋养法治,以法治护航文化。“非遗+普法”生动展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法治的完美交融。下一步,张大庄司法所将持续探索创新,不断拓展普法载体、丰富普法内容,用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用得上”的鲜活方式,讲好基层法治故事。(通讯员 李建辉 焦鑫宇)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