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政协委员李志娟:弯曲木里的共富答卷 巧思者的惠民新篇

2025-08-21 17:58:32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8月21日,德州市宁津县大柳镇绿动能家具园区的生产车间里,刨花簌簌落在工装裤上,李志娟指尖抚过刚成型的弯曲木扶手,弧度流畅如自然生长的枝丫——这是她带领团队攻克的第32种木材弯曲工艺。作为政协委员、木制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她用勤劳的双手、十年钻研,不仅敲开了木材弯曲加工的技术大门,更带着周边群众在“弯木”里刨出了致富路。

  “以前咱做木工,木材是直的,想法也是直的。”李志娟常对工人念叨。2011年,她在一次行业展会上看到欧式弯曲木家具,精致的弧度背后是高昂的进口价格。“咱为啥不能自己做弯曲木?”这个念头像颗种子落进心里,可真要动手,才知“把直木弯出型”有多难。

  木材弯曲需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压力,差之毫厘就会开裂。最初半年,李志娟把车间当成家,睡在试产线旁的长椅上。她带着技术员查资料、改设备,把家里的积蓄投进研发,连父母的养老钱充当了周转资金。有次试产一批曲木椅架,200根木料只成了3根,工人蹲在废料堆旁叹气,她却捡起一根裂了缝的木料笑:“至少知道这个温度下桦木扛不住,不算白赔。”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她们终于摸索出“蒸汽软化+模具定型”的复合工艺,让本地普通木材也能弯出流畅弧度,成本比进口技术降低40%。这项技术很快申请了专利,原本只能做简单板材的小厂,突然能接高端家具厂的订单了。

  “委员不能只盯着自家厂子,得让乡亲们都沾光。”技术突破后,李志娟做的第一件事是扩大生产,优先招周边村子的村民。这几年,累计带动了周边200多人就业,还牵头成立了木制品加工交流会,把弯曲木技术教给小作坊业主。大东村殷春福原来开个小木工坊勉强糊口,学了技术后接了儿童床曲木配件的订单,现在雇了11个工人,日子过得红火:“李委员不光给技术,还帮我们联系客户,这才是真带我们往前奔。” 同时,李志娟对公益事业亦倾注热忱,她不仅捐款捐物,还参与修路、力行善举,更打造起暖心食堂,桩桩件件皆是为民暖心之举。

  作为政协委员,李志娟也没忘“建言”的本分。她在调研中发现中小木制品企业缺技术、缺销路,便提出了《关于培育本地木制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建议》,建议政府搭建技术服务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展会。如今,全县已有50余家木制品企业用上了弯曲木技术,形成了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销售的产业链,去年产值突破2亿元。

  车间里,新一批弯曲木茶几架正从生产线上下来,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上面,木纹里仿佛藏着光。李志娟拿起一根成品,眼里亮闪闪的:“木头能弯出好弧度,日子也能弯出好模样。只要能带着大家把日子过红火,我这委员就当得值!”(通讯员 郭炳恒)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