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宁津:“幸福大姐”为爱“减负” 文明新风让彩礼“降温”

2025-09-11 09:58:10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彩礼从12万降到6.6万,婚宴从20桌减到10桌,省下的钱买了农机,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近日,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小店村村民滕立庆提起儿子的婚礼,对“幸福大姐”王瑞芳满是感激。作为宁津县农商银行小店支行信贷员,王瑞芳从守护群众“钱袋子”的信贷员,转型为倡导婚俗新风的“义务红娘”,用热心与担当破解高额彩礼难题,成为当地移风易俗的生动缩影。

  王瑞芳的“红娘”之路,始于信贷工作中目睹的痛点。此前,她常遇到村民为凑高额彩礼耗尽积蓄,甚至负债的情况,“子女结婚笑开颜,父母凑礼愁白头”的场景让她揪心。2024年8月,宁津县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王瑞芳迅速行动,联合小店村6位热心长辈组建“义务红娘志愿服务团”,将信贷工作积累的群众基础与对婚俗痛点的认知结合,开启义务倡导婚俗新风的征程。

  与传统红娘不同,王瑞芳的团队肩负“双重使命”:既为年轻人搭建婚恋桥梁,更将移风易俗理念贯穿婚恋全流程。在订婚、过彩礼等关键节点,她会牵头把双方父母请到村党群服务中心,用“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的方式,劝导大家摒弃“彩礼越高越体面”的旧观念,让“喜事新办”从政策要求变成群众主动选择。

  “光说不练假把式,得用真实案例让大家看到好处。”王瑞芳深知典型引路的重要性。2024年,小店村村民滕立庆儿子筹备婚礼,原本计划办豪华婚宴、租多辆婚车,预计花费不菲。王瑞芳多次上门,不仅讲“简办婚礼、厚植生活”的道理,还结合信贷经验为其规划:省下婚礼开支,投入种植产业。最终新人选择旅行结婚,节省的钱购置了农业机械。如今,滕立庆家种植效益显著,小家庭“轻装上阵”日子红火,这一“轻婚礼”案例成了全村移风易俗的“突破口”。

  2025年,村民于春辉与李幸瑶筹备婚礼时,王瑞芳又带着移风易俗宣传手册上门,宣讲村规民约中红白事操办标准。在她引导下,新人将彩礼定为6.6万元(寓意“六六大顺”),婚宴从20余桌减至10桌,邀请村里长辈证婚,红白理事会全程协助。婚礼虽无奢华排场,却满是温馨,新娘李幸瑶说:“幸福不在彩礼多少,把钱用在提升小家庭生活品质上,才最实在。”

  截至目前,王瑞芳带领的“义务红娘志愿服务团”已调解12起高额彩礼,促成26对新人低彩礼结婚,义务牵线23对新人喜结良缘。其影响力从小店村辐射至周边90多个自然村,旅行结婚、步行接亲等文明婚俗不断涌现,“轻装上阵办婚事”成了越来越多村民的共识。

  在王瑞芳带动下,小店村修订移风易俗“新村规”,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津城街道将其经验纳入工作部署,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通过宣传栏、大喇叭等渠道广泛宣传,形成“个人带动团队、团队推动村庄、村庄辐射街道”的移风易俗格局。如今,津城街道“人情负担”减轻,邻里“人情味”更浓,乡村文明的“幸福密码”持续激活。

  下一步,津城街道将以王瑞芳等先进典型为标杆,创新移风易俗宣传与实践路径,引导更多群众践行文明新风,为建设和美乡村筑牢基础。(通讯员 吴浩然 吴晓童)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