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时集镇:志愿服务“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文明”

2025-10-15 17:14:02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玉米堆放在主干道上影响出行;地里的树木影响自家农作物生长……”通过12345热线平台发现,多数都是邻里间的小摩擦,因为好面子互不让步,不少小事久拖不决,成为基层治理的突出痛点。近日,德州市宁津县时集镇锚定“解民忧、破难题”的治理目标,以志愿服务为核心抓手,通过党建引领、文明纠偏、法治护航三维发力,用“小切口”撬动基层“大治理”,全力打造民心凝聚、新风充盈的治理新格局。

  党建领航强根基,激活治理新动能。时集镇以党建为核心,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构建起“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一方面,依托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与网格党支部架构,由党委书记统筹、管区书记与分管责任人牵头,发动优秀党员、五老人员、退休老教师等组建志愿服务队伍,71名网格员与246个基础网格中的党员骨干,主动承担政策宣讲、民情收集、困难帮扶等志愿任务,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另一方面,推动党建网格与综治、工交、城建等部门网格志愿服务协同融合,组织红色网格员围绕基层党建宣传、环保巡查监督、违建治理协助、矛盾调解支援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志愿活动,形成“党组织引领方向、志愿服务扎根网格、多方力量协同发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志愿服务成为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重要助力。

  打造“双镜”领航向,破除陈规陋习。“以前,大操大办、高额彩礼让不少家庭背上包袱,现在好了,镇里搞起‘榜样明镜+警示戒镜’,咱们心里头总算有了一杆明明白白的秤!”时集镇王庄村村民感慨道。时集镇以“榜样明镜”树文明标杆,深挖镇域内践行文明、传递正能量的鲜活案例,通过村广播循环宣讲、群众评比等多元方式,让优秀行为成为群众可学可做的“活样板”。对零彩礼、低彩礼、节俭办宴席、文明乔迁的新风尚、孝老爱亲、勤劳致富、助人为乐、热心公益、良好家风等新风尚和正面典型广泛宣传弘扬,让文明种子在镇村落地生根。同时,以“警示戒镜”划行为底线,针对群众反映不文明现象定向引导,坚决抵制高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及“厚葬薄养”观念,杜绝封建迷信活动;纠正不赡养老人、赌博懒散等失德行为,反对公共场所喧哗、乱涂乱画、破坏公共设施等举动,通过村规民约约束、志愿者劝导,倒逼群众行为转变,让新风正气真正浸润时集的每一个角落。

  志愿服务“搭把手”,普法惠民“好声音”。时集镇“搭把手”法援先锋队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深耕法治惠民领域,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暖民心。先锋队通过专题讲座、“普法小课堂”,为企业解读经营法律问题、解答咨询,协助健全管理制度与风险防范机制,助力依法经营;又深入集市,为村民解读法律援助重点内容,互动解答疑问,用群众易接受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自“八五”普法以来,先锋队在司法所引导下创新普法模式,增强普法趣味性与实效性,下一步继续发挥志愿服务虹吸效应,通过普法、宣政策、送服务,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与满意度。(通讯员 白嘉坤)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