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连日来,德州市宁津县宁城街道精准发力,围绕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核心,覆盖线上线下,联动学校家庭开展系列“护苗”专项行动,通过源头排查、知识普及与思想引导等多维度举措,全力织密一张坚实的校园文化安全网,让“护苗”理念浸润人心,为青少年营造一片清朗健康的文化环境。
源头治理:拉网排查,筑牢第一道防线
筑牢防线,首在源头。宁城街道整合文化站、市场监管所等多部门力量,对辖区内书店、文具店、音像店等文化经营场所展开“拉网式”精准排查。行动中,工作人员深入货架库房仔细翻检,重点查验是否存在涉黄、涉暴、盗版及含有邪教等内容的非法出版物,并对各类文化用品的进货渠道与经营资质进行严格核验。
“我们不仅查,更注重教。”宁城街道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检查的同时,我们向经营者详细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违法经营的法律后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精神家园。”对于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街道建立详细的整改台账,并实施常态化巡查与定期“回头看”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弹,从流通环节坚决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为青少年筑牢了文化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家校联动:设点宣传,播撒“护苗”种子
在辖区各中小学周边,由社区志愿者和网格员组成的“护苗”宣传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利用上下学人流高峰期,设立固定宣传点,将“护苗”知识直接送到学生和家长手中。
“以前买书只图便宜,听了志愿者的讲解,才知道盗版书不仅印刷质量差、影响视力,内容还可能出错,真是大意不得。”刚接过“绿书签”宣传册的学生家长王女士感慨道。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耐心地向过往学生和家长发放“绿书签”、护苗行动倡议书,并结合实例讲解非法出版物的危害以及如何识别盗版书籍、安全上网等实用知识。针对家长们关心的课外读物选择、网络沉迷等问题,志愿者们也一一耐心解答,提醒家长加强日常引导,与学校形成合力。此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80余人次,有效营造了“家校社”携手护苗的浓厚氛围。
寓教于乐:趣味宣讲,筑牢思想“防火墙”
除了外部环境的净化,内在思想的武装同样关键。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护苗”主题宣讲会气氛热烈。宣讲人员摒弃照本宣科,精心准备了融合典型案例图片、趣味短视频的课件,紧密贴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
“我知道!正版书摸起来光滑,色彩正,盗版书有异味!”“遇到不良弹窗要立刻关闭,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在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争相举手,踊跃回答宣讲员提出的“如何区分正版与盗版书籍?”“遇到网络不良信息该怎么办?”等问题。这种直观生动、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提升了他们识别、抵制不良信息和文化的意识与能力。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净化他们的文化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宁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汉章表示,“此次‘护苗’专项行动是我们聚焦未成年人成长关键环节的一次精准发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常态化、机制化,不断巩固和扩大‘护苗’成果,坚决筑牢这片文化晴空,为辖区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通讯员 姚强 张朝)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