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郭超
责任编辑:马宝涛
深秋时节,宁津县大曹镇张傲村的田野间一派忙碌景象:施工人员正加紧进行风电项目地基浇筑。“以前跑审批得挨个部门递材料、等答复,现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还帮我们梳理完善申报资料,省心又高效!”看着眼前的建设场景,华能宁津谢庄村风电项目负责人肖经理难掩激动,“再过几个月,项目就能实现绿色电力并网。”
据悉,华能谢庄村风电项目总投资4.4亿元,规划安装10台高性能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65兆瓦,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1.69亿千瓦时,每年可替代标准煤4.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万吨。然而,这样一个“潜力项目”,最初却因审批手续繁琐面临落地难题,风电项目需梳理土地规划调整、不动产权属确认等10余项申报材料,涉及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多个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审批流程,让项目前期推进步履维艰。
为破解项目审批梗阻,宁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靠前,与县自然资源局深度联动,打出“组合拳”打通服务堵点,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提前获取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核心数据,实现关键材料跨部门同步共享,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审批延误,并推行跨部门联审联办模式,打破了“先拿用地规划许可再办不动产权证”的串行审批限制,推动两项业务并行办理。
得益于高效协同,该项目在土地合同签订当天,就实现了用地规划许可、不动产权证同步核发,审批时限较以往压减50%以上,成功打通了用地审批“最后一公里”,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要破解审批难题,更要让服务全程‘暖心’。” 宁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项目落地,该局创新推出“提前介入、全程代办、精准帮办”三项服务举措,将主动服务贯穿审批全流程,通过“提前介入”预判审批难点,制定清晰的材料清单,避免企业因材料准备不当反复修改;依托“全程代办”跟进项目审批进度,及时协调部门衔接问题,彻底破解企业“多头跑、反复跑”的困扰;凭借“精准帮办”提供定制化指导,协助项目方梳理完善申报材料,推动审批服务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推进”。
今年以来,宁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绿色低碳、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通过成立专项服务组、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强化用地用能保障等举措,推行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实现审批事项“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网通办”,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截至目前,已推动42个重点项目高效开工,联办审批事项达130个,平均压减审批环节20%。此外,该局还搭建“云踏勘”平台,借助高空瞭望系统将实地走访转为云端踏勘,踏勘效率提升90%以上。(通讯员 侯志杨 赵颖)
初审编辑:郭超
责任编辑:马宝涛